政府為何鼓勵“租房”
健康規范的住宅租賃市場對房價可以起減壓器之效,有利于整個房地產市場的發展。歐美等國家近六成的人是租賃房屋生活。而中國房地產最大的問題是租售倒掛。
責任編輯:顧策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實習生 紀曉雨 吳小飛
2014年11月,廣州,YOU+國際青年公寓廣州鳳凰新村店外部。
健康規范的住宅租賃市場對房價可以起減壓器之效,有利于整個房地產市場的發展。歐美等國家近六成的人是租賃房屋生活。而中國房地產最大的問題是租售倒掛。
對于房企來說,其本身是物業的建設持有者,政府希望通過政策刺激,未來房地產商能夠提高持有物業比例,以“包租”模式經營。
2016年5月初,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常務會議,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住房租賃市場”。在歷來的中央級會議上,國家對租房市場的著墨并不多。而這次,中央層面對于住房租賃市場的關注度提升了好幾個檔次,讓住房租賃行業一下子沸騰起來。
5月6日,住建部副部長陸克華給出了更為明確的發展思路,包括發展住房租賃企業、推進公租房貨幣化、加強住房租賃監管等政策舉措。
“住建部對中央工作的落實,無外乎就這么幾點,一是規范立法,二是千方百計鼓勵大家把房子拿出來出租,三是鼓勵專門的經營機構來經營租賃市場。”偉業我愛我家集團市場研究院經理孔丹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從具體的政策上看,行業內普遍認為,“利好”主要集中在兩個層面:一是發展住房租賃企業,并允許將商業用房等按規定改建為租賃住房,即“商改住”;二是允許部分房屋按間出租,鼓勵個人出租房屋。
前者有利于住房租賃企業規?;\營,后者讓“隔斷間”有了真正的市場地位,增加租賃房源供應。
不管是商改住,還是鼓勵個人出租房屋,都是從供應端來增加房源。在供需兩端,一邊是大量閑置的商業物業和個人房源,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小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