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故知新】 “開國際玩笑”
我們有些自以為“與國際接軌”的舉措,其實不過是“開國際玩笑”。
責任編輯:蔡軍劍 實習生 李崢
我們有些自以為“與國際接軌”的舉措,其實不過是“開國際玩笑”。
日前有幸出席清華大學歷史系90周年的慶典,在會上得聞前輩學者張豈之先生的高論,甚獲教益。張先生特別指點現任清華大學歷史系主任說,有好的學生就要留下來,不要聽信什么“近親繁殖”的說辭。有些話說來好聽,其實害人不淺(大意,非原話。若引述錯誤,由我負責)。
張先生這一指點,在我看來是非常具有啟發性和針對性的。因為我們不知在什么時候,似乎并無明確的上級指示,便忽然流行起本校畢業的博士不得留校任教的陋習,還號稱是“與國際接軌”。在我們四川,老百姓把那些說話過于離譜的稱為“開國際玩笑”,這就是名副其實的“開國際玩笑&rdquo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小珊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