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源地變更引發的爭論 鄂爾多斯新城建設的“歷史遺留問題”

十余年前,鄂爾多斯將新城水源地、供水工程與經營全部交予一家民企,然而卻遺留了土地使用權的歷史問題。

責任編輯:何海寧 助理編輯 劉文慧 實習生 向凱

(農健/圖)

十余年前,鄂爾多斯將新城水源地、供水工程與經營全部交予一家民企,然而卻遺留了土地使用權的歷史問題。隨著新城擴大,水源地逐漸被撤銷,埋藏于十年前一紙文件背后的問題終于浮上水面。

2016年5月6日,雍建國(化名)再次走上位于鄂爾多斯康巴什新區西北的烏蘭木倫水庫堤壩,駐足。由于持續干旱,皮鞋踩在干裂的土地上,蕩起一層土。

這座水庫,以及另一座考考什納水庫,曾歸屬鄂爾多斯匯通水務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匯通水務)管理,雍建國是其母公司大興集團負責人。自康巴什建城之日起的數年時間里,這兩座水庫承擔著城市建設與生活用水供給的任務。

然而,從2003年建城到如今,康巴什新區的規劃面積擴大了近5倍,原先位于城郊的兩大水源保護地,在城市擴張進程中逐漸被包圍在城區內。飲用水源地保護也成為地方政府的重大施政事項,兩大水庫飲用水源保護地陸續被撤銷。

而遺留下來的,是這兩座水庫的政企糾紛。這場延宕近十年的城市水源地變遷,見證了康巴什這座新城的發展,也折射出中國新城水務管理的困局。

“無效文件”?

“天天都去政府部門跑。見領導,遞交材料,我相當于快把辦公地點搬到市政府大樓了。”雍建國對南方周末記者感嘆。因水源地糾紛,雍建國陷入一場長達八年的持久戰。

內蒙古鄂爾多斯臨近毛烏素沙漠,缺水。2003年6月,為解決原市政府所在地東勝城區水資源緊缺問題,市政府決定向南搬遷25公里,建設康巴什新區。

十余年間,荒漠中一座城市從零到有??蛋褪残聟^幾乎成了中國近年來新城大開發的典型代表。

距離康巴什中心城區最近的水庫即是烏蘭木倫和考考什納兩大水庫。兩者都是2002年內蒙古水利廳批復建設的。在兩份相關文件上都寫著,當地水土流失嚴重,“為改變當地環境,促進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減少入黃河泥沙量,興建該水庫工程是非常必要的”。

在2004年,康巴什新城基礎設施開始全面建設,雍建國與鄂爾多斯市政府的合作也從此開始。

在這場新城建設“大躍進”中,新城供水工程采用了市場化的“大膽”方式運作。在雍建國提供的一份鄂爾多斯市水利局文件(鄂水發[2005]37號)中,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佳凝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