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譯名詞
以上這些都是硬傷的性質,如果這部書還有重印的機會,希望能夠把誤譯之處改正一下。
責任編輯:劉小磊
新解密的檔案顯示,共產國際一度對吳佩孚(上圖)很感興趣。
《共產國際、聯共(布)與中國革命檔案資料叢書》,由黃修榮主編、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編譯,從1991年1月由北京圖書館出版社出版,到2012年7月在中共黨史出版社出版最后一卷,這一部21卷的大書,歷時21年,先后經過三家出版社(中間第7卷至第12卷由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終于出齊了。這部書所收的檔案,從1920年6月維經斯基寫的一封信開始,到1943年6月9日共產國際結束聲明為止,是一部極重要、極有用的書,是研究中國近現代史、研究中共黨史、研究中蘇關系史的必讀書。譯者的勞績是應該受到感謝的。卷首《譯者前言》表示:“由于時間倉促,水平所限,譯文中難免有錯漏和不妥之處,敬希讀者批評指正。”我很贊賞譯者這個態度?,F在就按照這篇前言說的,把閱讀第一卷《聯共(布)、共產國際與中國國民革命運動(1920-1925)》時候看到誤譯的專名寫在下面,供譯者和讀者參考。下面沒有另外注明出處的頁碼,都是本書第一卷的頁碼。
人名譯錯
《越飛給俄共(布)、蘇聯政府和共產國際領導人的信》(1923年1月13日)中說到“吳佩孚的一位顧問薛”(第195頁),頁末有注:“看來是指薛漢岳(音)。”錯了,這個人名叫薛撼岳,吳佩孚部的俄文譯員?!栋讏晕淙沼洝?922年6月27日:“介紹薛撼岳及吳子玉將軍,聘充外交顧問,辦理外交事件。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曉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