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魔性”大發成夏天首要污染物,美國人如何降魔?
在認識到臭氧的傳輸問題之后,美國地方政府開始嘗試設立臭氧區域協同治理。
2016年5月19日,北京晴空萬里仍是三級污染,臭氧是“禍首”。
北京近幾日持續高溫,該市環保監測中心預報顯示,從5月18日開始,首要污染物不是顆粒物而是臭氧。5月19日開始連續三天,當日14時臭氧濃度一度超過200ug/m3標準。
北京的臭氧污染并非孤例。檢索媒體報道發現,2016年,關于臭氧超標的最早報道見于4月4日,南京出現今年第一個臭氧超標污染天。在上海,5月1日至18日有7個污染日,首要污染物中,除了1天為PM10外,其余6天均為臭氧。在鄭州,5月份截止到18日,臭氧作為首要污染物天數達到11天,占比為61.1%。
近年來,臭氧一度在夏季穩居長江三角洲與珠江三角洲地區污染物之首。根據環保部公布的數據,2013年8月全國74個城市空氣質量超標天數中,以臭氧為首要污染物的天數占比超過七成,而PM2.5僅占19.8%。
“在天是佛,下地成魔”
臭氧本是聚集在距地面20-35公里的臭氧層,是保護地球的衛士。但是,近些年來,地面臭氧的濃度卻在在不斷增長。臭氧引發的危害都是急性的,會強烈刺激呼吸道,引起氣道反應和氣道炎癥增加、哮喘加重;影響呼吸系統,容易對肺部產生急性危害,比如肺氣腫。因此,就有專家稱臭氧是“在天是佛,下地成魔”。
地面臭氧,除少量由平流層傳輸外,大部分是由人為排放的“NOx(氮氧化物)&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