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希望把這些書分享出去 愛爾蘭創始人高巖談“老書蟲”書店
“我并不是反對手機,只不過如果花時間讀幾百頁的書,你會經歷較為深沉的思考。我們都應該多多做這種事?!?/blockquote>
那時候買英文書太不方便了
我和老書蟲的聯合創始人皮爾森(Alexandra Pearson)是在北京認識的。2002年我們都加入了一個小的外國人社群,平時在三里屯聚會,一起喝燕京啤酒,慢慢地我們就熟了。當時皮爾森有個朋友要賣掉自己的私人圖書館,問她要不要買些書,那里大約有1500本英文書。皮爾森很高興,因為當時在北京很難讀到英文書,而我們都熱愛閱讀。于是我們趁放假時就到她朋友那里去搬書。這是個很好的契機,有了這么多書,我們建立了自己的圖書基地。
當時皮爾森決定好好利用這個空間,我們架起了書架,把書放上去。從那以后,我們提供圖書借閱,讀者也可以來我們的圖書館借書、讀書,喝咖啡或者啤酒。2005年書店搬到三里屯,我們發展成吃、喝、讀三位一體的書店。
老書蟲店內
我們的書分兩部分,二手書只借閱,新書只出售。我們這里大部分的書都是二手的,只提供借閱。因為如果你把這些書賣了,讀到它的可能只有一個人。但是你用圖書館的形式提供借閱,一年下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