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最后的博弈”國家控煙條例站上“十字路口”
要保護公眾健康,還是維護高額的煙草利稅收入?
責任編輯:呂明合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實習生 王倩 向凱
5月31日,第29個世界無煙日,由國家衛計委主辦、世界衛生組織協辦的“2016年世界無煙日暨《北京市控制吸煙條例》實施一周年活動”在北京舉行。
全國性的《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到了頒布前的“最后一公里”。此前的送審稿因內容綜合全面,未留禁煙“死角”,被寄望將使中國控煙往前邁一大步。但煙草部門挾煙草業巨大利稅而來,令條例急轉直下,一些關鍵禁煙條款被刪除。在博弈的最后時刻,中外控煙專家緊急向社會呼吁,倒退的條例,不如不出臺。
“控煙并不會對經濟有影響,個別企業利益重要,還是大眾的生命健康重要?”2016年5月30日,第29屆國際無煙日的前一天,在國際控煙和立法高峰論壇上,一位參會專家說到激動處不停地揮動拳頭,像是要把一切阻礙控煙的力量擊碎。
讓他和中外控煙專家們心急火燎的,是一部將要出臺的法規。
多次征集意見之后,臨近發布的《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送審稿)》,卻在“最后一公里”時,被刪改到了“不可接受的地步”。南方周末記者通過多個渠道獲悉,目前《公共場所控煙條例》已完成了征求意見,但有了大范圍改動。
其中,最初征求意見稿中:“在公共場所、工作場所室內全面禁煙,交通工具、機場、碼頭、候車室全面禁煙。”修改為:“下列公共場所可設置吸煙區域,吸煙區域以外的區域禁止吸煙,未劃分吸煙區域和非吸煙區域的,全面禁止吸煙。餐廳、酒吧、咖啡廳、茶樓、歌舞廳、棋牌室等娛樂場所可以設吸煙區;賓館、酒店等住宿服務場所的室內區域;機場航站樓室內區域;不屬于本條例第六條規定的室內全面禁止吸煙場所的醫療衛生機構和社會福利機構的室外區域。”此外,初稿中“煙盒包裝使用警示圖片,在公共場所禁止煙草廣告、促銷和贊助”等內容,則直接被刪除。
“目前的征求意見稿存在很多嚴重的漏洞——如單人辦公室允許吸煙,這將形成一種特權文化。”世界衛生組織駐華代表施賀德說,反對控煙的人用各種虛假借口讓大家相信,強有力的控煙條例會損害經濟難以執行。但這都是不實之詞。軟弱無力的控煙條例意味著要犧牲健康,而這是我們絕不應該做的。
要保護公眾健康,還是維護高額的煙草利稅收入——在慶祝北京控煙條例成功實施一周年的關頭,中國即將出臺的第一部全國性控煙法規,已站在十字街口。
“倒退,不如不出臺”
近五年來,中國控煙的成效甚微,急需更嚴格的全國性法規支持。
2015年底,中國疾控中心發布報告,過去五年間,盡管衛生部門付出不少努力,但中國的成人吸煙率并沒有下降,女性吸煙率甚至還在上升。煙民總人數也比五年前增加了1500萬。而中國加入《世界衛生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下稱“公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