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約車僵局
市場在擁抱新生事物,政府的游戲規則卻遲遲未能出臺,導致眼下在中國形成了一個尷尬的現實:一方面滴滴、優步、易到專車等新型網絡約租車形式在大行其道;另一方面各地政府執法部門不時地清查“非法營運”的“黑車”。
責任編輯:馮禹丁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實習生 紀曉雨
2015年10月14日,上海市交通委和“滴滴”方面合作建立的三座“滴滴車站”首次在滬推出,分別位于黃浦區瑞金醫院、楊浦區蘇寧生活廣場和靜安區中凱城市之光社區。
市場在擁抱新生事物,政府的游戲規則卻遲遲未能出臺,導致眼下在中國形成了一個尷尬的現實:一方面滴滴、優步、易到專車等新型網絡約租車形式在大行其道;另一方面各地政府執法部門不時地清查“非法營運”的“黑車”。
網絡約租車的監管新規之爭,背后其實是數千億市場的利益之爭,傳統出租車行業的利益鏈,是約租車順利“轉正”的最大阻力。
2016年5月,政府網絡約租車(專車)管理辦法仍在制定中,但出租車行業與網絡約租車的沖突卻一直沒有間斷過。
5月22日,據《山西日報》報道,山西太原市展開為期3個月的出租汽車營運秩序整治行動,“滴滴”快車、專車等也被列入“黑車”名單,并且市民“每舉報一輛獎勵100元”。5月24日,重慶發生出租車大規模圍堵滴滴快車事件,出租車司機提出要求降“板板錢”(即份子錢),并嚴懲網絡約租車的“非法營運”。
實際上,對滴滴、優步等公司來說,這兩年“被封殺”一直是“家常便飯”——北京、廣州、濟南等多個城市都曾不止一次地叫停專車服務。
但不論是資本還是市場,都在擁抱網絡約租車。5月13日,滴滴從蘋果公司拿到了一筆10億美金的投資,估值已達250億美元。2015年全年,滴滴的訂單總量已達到14.3億,注冊用戶數突破2.5億。
當新興行業與傳統行業發生利益碰撞之時,游戲規則卻還遲遲未能出來。
2015年10月10日,交通部下發了《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下稱征求意見稿),距今已大半年。參與政策制定的一位專家告訴南方周末記者,目前交通部還在召集相關人士開會,繼續研究討論監管辦法。
所以,眼下在中國形成了一個尷尬的現實:一方面滴滴、優步、易到專車等新型網絡約租車形式方興未艾大行其道,年輕一代早已習慣用手機呼叫各類專車;另一方面各地政府執法部門不時地清查“非法營運”的“黑車”。
新規起爭議
與會學者提出的幾乎都是對征求意見稿的反對意見,且言辭激烈,指其“不可理喻”“涉嫌行政壟斷”,反對用管理出租車的方式管理約租車。
“一個新事物誕生的時候,我們確實不能上來就管死了,而要先‘看一看’。”2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ze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