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言】警惕逃廢債,保衛商業銀行

值得一說的仍然是地方政府,在多起國企逃廢債的背后都有地方政府的影子,甚至有相當多破壞市場契約的行為。從政府倫理的角度來說,這甚至不只是逃廢債的事情,更關系到政府信用。

責任編輯:陳愷辰 蔡軍劍 實習生 蔡瑩 陳麗君

過去一年,經濟下行,加上“去產能”背景,企業的日子不好過。到期、違約、債務,這些詞在過去一年時間里頻繁出現在媒體報道中。

2015年,銀行對企業不良貸款余額為1.19萬億元,同比大幅增加近50%。一些產能過剩的企業尤其是國企違約風險加劇,屢屢涉嫌通過破產重整等方式“逃廢債”。

據《財新》報道,江蘇某地為化解擔保圈風險,當地政府強制要求銀行將100億元不良貸款轉讓到當地政府資產管理公司,轉讓折扣低至二二折,后又讓債權人以二五折買回。企業由此順利解套,當地政府資產管理公司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better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