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命名我們身處的時代 余華、張旭東紐約再談《兄弟》

一位觀眾覺得,《兄弟》里把人性的那種黑暗和悲催挖掘得太細、太深、太赤裸裸了。為了聽余華和張旭東的對談,又讀了一次,“突然發現很多人物就非常栩栩如生地出現在眼前,在今天的生活中都能看到”。

責任編輯:李宏宇 李曉婷 實習生 王婷婷

《兄弟》出版時,張旭東在美國還沒看到書,已經聽了國內很多的負面評論。再過幾年,發現正面聲音變多了。圖為話劇《兄弟》,徐崢扮演李光頭。(CFP/圖)

一位觀眾覺得,《兄弟》里把人性的那種黑暗和悲催挖掘得太細、太深、太赤裸裸了。為了聽余華和張旭東的對談,又讀了一次,“突然發現很多人物就非常栩栩如生地出現在眼前,在今天的生活中都能看到”。

華美協進社今年90歲了。如今位于紐約下城區的這家非營利民間文化機構,1926年由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的教育學家杜威和他的學生胡適等人共同創建,意在向美國介紹中國的文化與文明。京劇大師梅蘭芳首次赴美,即由華美協進社邀請。5月10日,中國作家余華同紐約大學比較文學系和東亞研究系教授張旭東在這里對談,話題是余華的寫作和中國的現實。

張旭東上一次在紐約見余華是2011年,余華待了一個多月,他們圍繞《兄弟》組織了多場學術討論。“我們做了大概有六七小時的訪談、口述史,這是很珍貴的資料,到時候會出版。”張旭東對臺下的觀眾預告。

余華的小說《兄弟》,上下兩冊在中國出版面市也有十年了。書剛出來,張旭東在美國還沒看到,已經聽到國內很多的負面評論。“我想等我回國問問余華是怎么回事,再看這個小說,結果等我們見到的時候,正面的聲音已經變得越來越多了。這是《兄弟》接受史上的有意思的現象。”

一位觀眾舉手發言:“我覺得你把人性的那種黑暗和悲催挖掘得太細、太深、太赤裸裸了。”他在某公立圖書館里負責購買中文書,聽說這個講座,特地從圖書館找出《兄弟》又讀了一次,“突然發現很多人物就非常栩栩如生地出現在眼前,在今天的生活中都能看到”。

“每個人都是那個巴格達富翁”

張旭東:李光頭有句很有名的話,“即使生離死別我們也是兄弟”。這對兄弟一個是好人,前20年當然也有很多辛酸,但是活得比較像一個人,后20年是變得面目全非,最后連自己男性的性別都不能夠維持。另一個兄弟,就是李光頭,在前20年是一個小流氓,沒被抓進去就不錯了,可是后20年飛黃騰達,成為劉鎮的大人物。實際上前后20年和這兩個兄弟的不同,又形成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對應,戲劇性的關系。

我就想問余華是怎么考慮這個問題的。“生離死別我們畢竟還是兄弟”,是不是我們把兄弟的關系擰到一個時間軸上,實際上是在講中國的前20年和后20年,或者前30年和后30年,生離死別,但是還是兄弟。也就是說是沒有辦法打散的。如果大的格局是這么理解的話,我覺得這兄弟兩個人分別的形象都非常有意思,特別是李光頭的形象,我覺得是余華筆下最栩栩如生的東西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