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一群匠人把荒漠沙丘變成綠水青山
“工匠精神”正成為時下熱詞。上至政府工作報告的推動,下到民間手藝人的挖掘,我們看到民眾對匠人的尊重和熱情。匠人通過作品與世界發生關聯,他們在自己的領域里將“作品”做到極致。這個作品可以是一個精雕細琢的瓷器茶杯,也可以是一群人經年累月與大自然的“切磋打磨”。他們向沙丘要綠色,向荒漠要生機。16年,這群人把荒漠沙丘真的打磨成了綠水青山。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群人。
“工匠精神”正成為時下熱詞。上至政府工作報告的推動,下到民間手藝人的挖掘,我們看到民眾對匠人的尊重和熱情。匠人通過作品與世界發生關聯,他們在自己的領域里將“作品”做到極致。這個作品可以是一個精雕細琢的瓷器茶杯,也可以是一群人經年累月與大自然的“切磋打磨”。他們向沙丘要綠色,向荒漠要生機。16年,這群人把荒漠沙丘真的打磨成了綠水青山。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群人。
作品:16年一群匠人向天爭綠
事情回到2000年。那時候縈繞在北京天空的一大難題是沙塵暴。每每旱季,北風刮起,黃沙彌漫北京城。其中距離北京僅180公里的豐寧小城成為矚目的焦點之一。因為作為農牧交錯區,是風沙從內蒙古沙地南侵首都圈的必經之路。有人戲稱:北京每落下10粒沙子,就有2粒來自豐寧。而且,因為這里是潮河以及灤河等京津水源的重要發源地,處于首都圈的上風上水,豐寧的森林植被對北京、天津涵養水源、保持水土、凈化空氣、固碳送氧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據統計,2000年春,我國北方發生13次強沙塵天氣,其中9次影響京津。此時,豐寧土地沙化非常嚴重,沙漠化面積達到了總面積的30.8%,水土流失面積已經達到4791平方公里,僅小壩子鄉就形成了82處大小流動沙丘,并且以每年3.5公里的速度向北京逼近。“豬上房,羊跳墻,小孩坐在房檐上。地不打糧,沙子埋房……” 是這里曾經極度脆弱的生態環境的真實描繪。
2000年,豐寧縣小壩子鄉農戶住房被荒漠流沙包圍(茅碩/攝)
豐寧的沙子驚動了中南海。時任總理發出指示:“土地沙化形勢非常嚴峻,必須把防沙治沙、加強生態建設,作為一項重大而緊迫的任務來抓。治沙止漠刻不容緩,建設綠色屏障勢在必行”??偫淼闹甘就瑯右鹆诉h在日本的當時豐田汽車公司社長豐田章一郎注意,他立即下令公司內部的一個部門------中國部展開調查,評估是否有可能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