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讓從事公益的人都做窮光蛋 馬蔚華:應把商業模式引入公益事業管理

現在發達國家也是把公益理念引進商業,同時把商業的模式引進公益組織。把企業做好本身就是公益。

責任編輯:呂宗恕 實習生 丁捷 高佳

馬蔚華出席深圳國際公益學院EMP(國際慈善管理)“黃埔”首期開學典禮。(CFP/圖)

現在發達國家也是把公益理念引進商業,同時把商業的模式引進公益組織。把企業做好本身就是公益。

離開行長位置三年的馬蔚華揮舞著一面紅底帶白色EMP標識的班旗,樂呵呵地與參會者合影留念。2016年5月20日,在深圳國際公益學院EMP(國際慈善管理)“黃埔”首期開學典禮授旗儀式上,馬蔚華這一舉動讓不少EMP學員感到,是公益的力量拉近了彼此的距離。

除了招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原執行董事、行長兼首席執行官,馬蔚華還是壹基金理事長,如今,他還是深圳國際公益學院董事會主席。

馬蔚華說,時間過得很快,從請辭行長到做職業公益管理人,已整整三年。三年來,他把管理招行的商業思維運營到壹基金管理上,他要求員工具有狼性精神,要去主動“搶占”公益市場份額,要求建立客戶經理制、秘書長負責制。

但他坦言做公益并不如他想象中容易,“當我真正投身其中做這件事的時候才發現,在中國當下要做好慈善公益是非常不容易。”

深圳國際公益學院首任院長、原民政部社會福利與慈善事業促進司司長王振耀說,中國公益教育才剛剛開始,就連公益組織人員工資收入問題,我們社會上也還存有較大爭議,與國外的專業程度還相去甚遠。

專訪中,馬蔚華流露出對慈善法尚待完善的期許。他力挺日漸興盛的慈善信托、公益創業,提倡用商業的思維運營公益事業。他認為,用合適的薪酬留住公益人才應該成為趨勢:“公益組織在薪酬方面不一定和商業組織完全看齊,但不能讓從事公益的人都做窮光蛋。”

“做公益,有失落也感到希望”

南方周末:三年前你從行長職位上轉投到公益事業中,三年來,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馬蔚華:記得卸任行長當天,王石和李連杰先后給我打電話,讓我接任壹基金的理事長,我當場說這個事兒沒問題。但當我真正沉浸其中想專業做公益的時候才發現,在中國今天的環境下要做好慈善公益,是非常不容易的。

目前人們對公益事業理解不一致、看法不一致甚至還有很多誤解,會使你感到很苦惱——做好事還被別人誤解,這不是最苦惱的事嗎?

公益并不是一件輕松的事,在某種意義上說,做好公益事業比辦好一個金融機構要難得多。

南方周末:為什么說是最苦惱的事情?

馬蔚華:壹基金一開始就被人家告狀,說李連杰貪污,把我們每個人都扣上一頂帽子。我們犧牲時間、精力,甚至自掏腰包做公益,結果被歪曲、誤解,這能不苦惱嗎?后來,我研究西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