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王”頻出,為什么?怎么破?

我們的政策建議:短期政策主要是增加住宅用地供給,長期政策是全面開放土地市場。

責任編輯:戴志勇 實習生 陳麗君

住宅用地蛋糕太?。寒斍暗姆寝r建設用地“市場”,大約70%以上的土地主要通過行政部門而非市場配置的,只有不到30%用地參與住宅用地和商業服務業市場。(農健/圖)

土地資源的行政性配置,是商品房價格持續快速上漲的推手。這決定了,土地及與之密切關聯的住房“供給”這個根本問題,在過去十年間未能緩解,甚至越來越嚴重。商品住宅價格“十年九調”,卻“越調越漲”,成為必然。

我們的政策建議:短期政策主要是增加住宅用地供給,長期政策是全面開放土地市場。

近日,在上海、深圳、北京等一線城市,“地王”頻出。據《北京青年報》引述的數據稱:2016年,截止到5月31日,全國土地市場“高價地”頻繁出現,其中按照總價計算,超過15億元的合計有105宗高總價地塊,其中,國企所占比例明顯處于歷史高位。北青報的報道顯示:2016年6月2日下午,深圳龍華上塘商住地加冕新一代“高價地”,央企中國電建集團和廣州方榮房地產有限公司聯合以82.9億元的高價拿下,地面價高達56781元/平方米。

即使只從可持續的角度出發,一些地方政府也不一定希望地價、房價過快上漲。這次深圳龍華上塘商住地的投標,由深圳規土委主任親自主持競拍,他現場引述《人民日報》的一篇報道內容稱:“樹不能漲到天上去,房價也一樣。”但土地市場顯然不僅沒有降溫,反倒在一路飆高。

過去十多年,中國商品住宅價格持續快速上漲,伴隨著幾乎每年都在不斷強化和升級的“嚴厲”調控措施而出現。調控政策出臺不可謂不勤,政策力度不可謂不大,政策措施不可謂不全(除中央政府明確要求且不斷落實強化的限貸、限購措施外,一些地方政府或地方國土部門甚至還出臺了限價令,稅收、信貸、土地、直接限價、統計信息、輿論導向政策全部用上),但是,總體上而言,商品住宅價格上漲依舊,一二線城市的房價上漲尤其讓人詫異。

這種持續快速上漲的原因非常復雜。從需求面看,主要原因包括:城市化進程加速,表現為人口加速向一二線城市聚集;長期的被動性的貨幣超發;股市表現持續低迷進一步強化了居民投資渠道狹窄的事實;住房持有環節征稅難以在短期內實施從而持有商品住宅的成本較低——住宅用地僅有70年的使用權,且已一次交納巨額出讓金,再對持有環節征稅就有重復征稅之嫌。加上征稅的技術性前提、住房信息聯網、利益格局均導致住房持有環節稅難以在短期內出臺。

調控的基本方向主要指向抑制需求——無論是限貸、限購還是提高稅率、利率調整的重點都試圖減少需求。但是,我們認為,大禹治水主要靠“疏”,當前的問題恰恰在于供給,尤其是對一二線城市而言,主要的辦法應該是增加供給,設法降低商品住宅的建設成本,尤其降低土地獲取成本和房地產業的種種稅費。

怎么增加供給?改革土地資源的行政性配置體制。

土地市場的割裂與行政壟斷

現行土地資源配置模式的最大缺陷,是人為割裂了不同用途的土地市場。目前土地資源體系的核心可一句話概括:集體所有制與國有制并存。圍繞這兩種所有制,存在兩部并行的主要法律:土地承包法和土地管理法;存在兩個并行的主管部門:農業行政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