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護士缺口背后的尷尬“護考”灰色生意
通過率常年維持在百分之五六十、試圖保證護理服務質量的考試,卻被曝光在改革大限前,發生大規模作弊。
責任編輯:呂明合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實習生 向凱 王倩
貴州安順職中老師在向學生示范如何實施人工呼吸。護理專業在中國是熱門,畢業生供不應求,但缺乏合格的訓練和實際操作經驗一直被外界詬病。
通過率常年維持在百分之五六十、試圖保證護理服務質量的考試,卻被曝光在改革大限前,發生大規模作弊。泄題背后,護士職業教育的積弊亦一覽無余。如何改革,如何保證中國護士數量和質量的穩定與提高,依然是個難題。
全國護士執業資格考試(以下簡稱護考)前三天,遼寧阜新考生沈婕(化名)突然在QQ上收到了某護考培訓機構發來的消息,“2016年護考原題,欲購從速”。兩天后,對方又發來了圖片,但這次的“誘惑”顯然更大——試卷的外包裝。
“跟考場監考老師手里的一模一樣,連封條都一樣。”沈婕事后回憶。要想看到原題,得先付款,每科2200元。與圖片一起發來的,還有培訓機構的“保過”協議書。對方保證,考生的單科最終成績若低于85分,全額退款。盡管有些心動,但沈婕最終還是忍住了。
2016年5月14日,江蘇考生林舟(化名)在山東棗莊學院參加了考試。在一號樓2505階梯教室,監考老師“象征性”地用金屬探測儀掃描了幾個學生。兩小時的考試中,考場內的手機響了不止一次,但監考老師卻選擇視而不見。
這場覆蓋全國的護考,類似的作弊行為,正在多地被發現。
選擇鋌而走險,是因“大限將至”。2016年,護考已在北京、上海等9個考區實行“人機對話”試點。不出意外,2017年,這種模式或將在更多省市推廣。“人機對話”隨機組卷,將備選答案順序打亂,可有效防范作弊。但對一些考生,這意味著,5月的考試成了他們“通關”的最后機會。
不過,在皖西衛生職業學院副教授程少貴看來,作弊完全沒有必要,“一個通過率常年維持在百分之五六十的考試,能說難嗎?”
護考始于1994年,是評價申請護士執業資格者是否具備相關專業知識、技術和能力的考試。參加考試的,大多是在教學醫院和綜合醫院完成8個月以上護理臨床實習的畢業生。
“每年護考通不過的,以中等職業學校的考生為主。”中華護理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北京協和醫學院護理學院院長劉華平坦言。
一場政府試圖保證護理服務質量的行業入門級考試,正遭遇著始料未及的挑戰。而關于中職護理教育困境的話題,也因此進入公眾視野。
背后的灰色生意
在河南省駐馬店市考生陳?。ɑ┛磥?,在2016年護士執業資格考試的考場作弊,就像是一場穿越火線的戰斗。
答題間隙,她抬頭看到教室外工作人員手拿監控設備,不斷掃描作弊信號。而她等候在考場外的朋友,正目睹警察“追剿&rdquo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小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