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羅馬史的一點經驗
讀書對我而言是生活中極其重要的內容,這一方面是多年養成的習慣,另一方面也是工作的需要。
責任編輯:劉小磊
陳可風,湖南科技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教授,著有《羅馬共和憲政》研究。
讀書對我而言是生活中極其重要的內容,這一方面是多年養成的習慣,另一方面也是工作的需要。兒時讀書完全出于自發的興趣,無憂無慮,現在想來真是一段美好的時光。那時隨父親下鄉,農閑時他便教我背誦古典詩詞同時也教些英語。記得一個風清月朗的夜晚,父親與我泛舟于門前清澈而寬廣的河流,面對皎潔的月色,教我背誦《春江花月夜》。后來我讀了一些明清小說、翻譯過來的俄、蘇及英、美文學作品,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三國演義》《聊齋》和狄更斯的《大衛·科波菲爾》。另外還讀了一些英文簡寫的英國文學作品,如《愛麗斯漫游奇境記》《孤星血淚》《遠大前程》等,這都是父親在南京大學教書的中學同學郵寄來的。
中學四年讀書就為了考大學,沒什么樂趣可言。進大學后,感覺進入了知識的海洋。盡管讀的是歷史系世界史專業,但我讀書比較廣泛,隨心所欲,當時花在讀書和同學討論上的時間要遠比花在上課和準備考試的時間多得多。感覺當時學校的校長和老師都是有骨氣的知識分子,沒有媚骨,學校崇尚知識,學習氛圍很好。
真正系統讀專業書籍,是大學畢業后在高校任教才開始的。我最初是擔任中世紀史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小珊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