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河南沒有祠堂?
災害導致逃荒,逃荒導致流動,流動又造成宗族觀念淡薄和貧窮,環環相扣。如此一來,活人都顧不過來了,怎么會為死人修建祠堂呢?
河南省滑縣段鳥瞰(航拍)。
災害導致逃荒,逃荒導致流動,流動又造成宗族觀念淡薄和貧窮,環環相扣。如此一來,活人都顧不過來了,怎么會為死人修建祠堂呢?不過客觀因素造成的宗族觀念淡薄,并不表示這一地區人們的宗族觀念徹底消失了。電影《一九四二》逃荒出發前有這樣一個場景,長工家在收拾逃荒要帶的東西,他特意囑咐兒子,把祖宗牌位帶上,走到哪里都不要忘了自己是哪里人。
“知道”(nz_zhidao)告訴你為什么河南沒有祠堂?
去過華南地區的朋友都知道,那里的鄉下,幾乎村村都有祠堂,每逢過年或是其他傳統節日,祠堂里都熱鬧異常。祠堂是一個家族的祭祀之所,因此有祠堂的村子,往往是單一姓氏。一個村就是一家人,這在華南地區非常普遍。
視線回到北方,祠堂的身影近乎絕跡,甚至一些80和90后,都不知道祠堂為何物。與之相伴的另一種情況是,北方很少有單一姓氏的村莊,絕大多數村子都是多個姓氏。以筆者的家鄉為例,三千多人的村子,是由十幾個姓氏的家族構成的。
同樣都是漢族,同樣都講求認祖歸宗,為何北方偏偏就沒有祠堂呢?
就以河南和山東西部地區來看,這一區域的鄉村之所以沒有祠堂,跟歷史上的“黃河漂天”有很大關聯。
所謂“黃河漂天”,是筆者家鄉地區,對過去黃河決口一種通俗叫法。此處距離黃河的直線距離只有兩百多里,所以也處在被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