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炬傳遞】誰還記得“亞運之光”?
很多人都記得在喜馬拉雅山上采集生活的藏族美女達娃央宗,也記得高舉金牌的“熊貓盼盼”,有誰還記得,當年的火炬傳遞被稱為“亞 運之光”?
2008年5月4日,在歷經一個月的波折之后,北京奧運會的火炬終于開始了中國境內的傳遞。
當天早上7點,火炬傳遞的起點——鳳凰島附近已經聚集了成千上萬的市民。這時,地面溫度已經超過33攝氏度。三亞正在進入她最炎熱的季節。 按照組委會公布的傳遞方案,8點30分,火炬就要跑出鳳凰島的奧林匹克廣場,穿越三亞市區,抵達“美麗之冠”。
在三亞市政府的力爭之下,從2004年開始,這里是世界小姐總決賽的常年舉辦地。 火炬傳遞的終點是天涯海角,在上個世紀80年代,“請到天涯海角來”的歌曲已經讓這個景點遠 在三亞之前全國聞名。“天涯海角”也一度成為三亞,甚至海南的標志?,F在,天涯海角早已經讓位給亞龍灣超豪華的酒店,南山寺108米高的大佛。每年冬天候 鳥一般來來往往的北京人、東北人、乃至臺灣人、韓國人、俄羅斯人,鮮有光顧這里的。在天涯海角的背面的山頭上,有一座早被廢棄的建筑物守望者這片曾經的地標。
這片建筑是“十一屆亞運會圣火南端點火臺”,約15米高的三層小樓,頂層有著長城垛強的結構,中間樹立著一個巨大的鋼鐵火盆,這里的鋁合金門窗早就被撬走賣錢,室內也充滿各種涂鴉,還有一些野炊的痕跡。
1990年亞運會是新中國舉辦的第一屆大型國際體育賽事,也是中國人第一次親身體驗“火炬傳 遞”這一現代體育儀式——很多人都記得在喜馬拉雅山上采集生活的藏族美女達娃央宗,也記得高舉金牌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