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在漲價,永遠有人買 中國知網是個什么網
知網的優勢就是掌握了核心的版權資源,或者把絕大部分期刊的版權資源都買斷了。中國知網如果沒有理由或者理由不充分地不斷漲價,有可能會涉及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問題?!爸W如果停用,論文就沒法寫了?!?/blockquote>責任編輯:劉斌
《中國知識資源總庫》是中國知網最主要的產品之一。
“知網的優勢就是掌握了核心的版權資源,或者把絕大部分期刊的版權資源都買斷了。中國知網如果沒有理由或者理由不充分地不斷漲價,有可能會涉及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問題。”
現在各圖書館購買數據庫的經費比例越來越高,許多圖書館40%的經費都會花在購買數據庫上,并且訂購具有延續性,“如果明年停了,就接不上了,所以他們就有恃無恐地老漲價,就是知道你們離不開我。”
“由于數據庫漲價過高,圖書館目前正在全力與對方進行2016年的續訂談判。”2016年3月底,北京大學圖書館發布消息稱,2015年與同方知網(北京)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同方知網”)的中國知網(CNKI)系列數據庫的合同期已到,隨時可能中斷服務。
這則消息立刻引起高校和學術界人士的關注,北京大學一名研究生一下變得很焦慮:“知網如果停用,論文就沒法寫了”。事實上,此前中國知網經歷過多次類似的“風波”。過去幾年中,因其大幅度漲價,山東、云南、江蘇、湖北、安徽、河北等地的多所高校都曾停用過知網。河北省教育廳一位不愿具名的干部對南方周末記者說,“很多高校早就不爽,一直在尋找替代品,但目前為止還沒找到。”
南方周末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大多數曾經與知網打交道的人,如今很少有人愿意多說。南京某高校圖書館的教師委婉地說:“因知網在圖書館界已成為一個敏感話題,不宜接受采訪,非常抱歉。”
6月12日,事隔兩個多月后,同方知網的相關負責人告訴南方周末記者,目前已與北京大學達成協議,并已簽訂續約合同,但這位負責人并沒有透露雙方作出了何種讓步。
成立二十年來,“中國知網”在學術界究竟成為了怎樣的一種存在?其漲價的根源在哪里?中國知網到底是一個什么網?
“知網如果停用,論文就沒法寫了”
“中國知網”全稱是中國國家知識基礎設施(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的概念,由世界銀行提出于1998年,由清華大學、清華同方發起,是中國最大的中文信息知識服務提供商。
中國知網在中國的影響深遠。一位歷史系研究生說,過去做學問的人都會制作很多小卡片,“把一本書中好的資料內容抄寫在小卡片上,但現在只需要在鍵盤上敲下關鍵詞,就可以找到國內權威的文獻。”
1996年12月24日,由清華大學主辦的《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創刊儀式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共有來自國家和政府有關部門的領導及學術界、期刊、圖書情報界、信息產業界的六百多名代表出席了會議。1998年,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電子雜志社(以下簡稱“電子雜志社”)正式成立,中國學術期刊標準化系統工程全面啟動。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小珊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