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怎么才能成為國際儲備貨幣
“我們一直對匯率如果不能及時地調整所要付出的代價,沒有一個更全面的評估?!?/blockquote>責任編輯:馮禹丁
普拉薩德。
編者按
2016年6月8日,由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與第一財經研究院聯合主辦的“朗潤·格致”論壇,邀請了長期研究“人民幣在全球貨幣體系中的角色”的美國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康奈爾大學金融學教授普拉薩德(Eswar Prasad),作題為“人民幣國際化前景及其對世界的影響”的演講。51歲的普拉薩德頭發花白,帶著濃重的印度口音,但是語速緩慢,用詞精確嚴謹。
會上,三位國內著名的經濟學家——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IMF中國執行董事金中夏,北大國發院副院長、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黃益平,分別對普拉薩德的演講做了點評。南方周末整理出四位學者的精彩觀點,以饗讀者。
“人民幣要成為重要的國際貨幣,一個好的金融體系是非常重要的,它包括健全的金融市場和監管,更靈活的匯率,同時還要有更獨立的宏觀政策框架,可是這些改革總會觸動到一些既得利益者。&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小珊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