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界來信痛陳三大弊病 黑臭河道治理,恐已病急亂投醫
目前國內很多官員、研究機構和專家學者片面強調了控源截污,認為只要100%截污就可以根本解決城市黑臭水體問題。
責任編輯:何海寧
杭州幾年前清理河道淤泥的現場。在業界人士看來,只清淤不培養河道自凈能力,這樣的治理不可能成功。
目前國內很多官員、研究機構和專家學者片面強調了控源截污,認為只要100%截污就可以根本解決城市黑臭水體問題。
明明屬于前沿技術的黑臭水體整治行業,卻被當做普通工程建設行業對待:重商務、拼價格,完全無視了技術路線的差異。
目前為止,國家未曾有機構牽頭做中試,各省市大都也未進行小規模定點實驗,就直接上馬數億元的項目,這大大增加了失敗的風險。
隨著國務院《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即“水十條”)和住建部《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工作指南》的頒布,黑臭水體整治成為一塊難得的大蛋糕,目前行業預測黑臭水體治理市場規模將超過7000億元,在國內很多行業低迷的狀況下,吸引了眾多行業內外資本大鱷的關注和搶食。這雖引來了源源不斷的治理資金,但也暴露了諸多亂象。如果不及時應對,浩浩蕩蕩數千億投資的黑臭水體整治行動,有可能以失敗告終。
錯誤路線:只截污、無自凈
黑臭水體整治的技術路線還一直不是很明確,目前國內很多官員、研究機構和專家學者片面強調了控源截污,認為只要100%截污、徹底清淤、不斷升級污水處理廠的排放標準,就可以根本解決城市黑臭水體問題??赡軐τ陂L江、黃河這種有長期穩定的清水補給、水體長期流動的天然河流來講是正確的,但城市河道的特點是:多為排洪河道、水源不穩定、流速緩慢或靜止、降雨汛期和干涸期水位落差大,普遍存在自凈力極端低下的問題。污水進入河道后,不但不能逐步自我凈化,即便干凈水源也會逐步惡化,自凈能力為負值,呈現的是“自污”傾向。
這種情況下,無論截污、清淤做得多好,如果不大幅度提升水體自凈能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小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