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長三角PM2.5下降明顯,臭氧不降反升
盡管自2013年落實大氣“國十條”以來,各地空氣質量均有改善,但2015年,除舟山外其它地級市PM2.5年均濃度仍然高于國家標準。
責任編輯:何海寧
作為中國第一大經濟區的長三角地區(包括上海市、江蘇省和浙江?。┙陙沓掷m受到霧霾困擾。盡管自2013年落實大氣“國十條”以來,各地空氣質量均有改善,但2015年,除舟山外其它地級市PM2.5年均濃度仍然高于國家標準。
環保部在2013年提出要求,到2030年所有城市的空氣質量達到國家標準(PM2.5年均濃度達到35微克/立方米)。2016年6月16日,中國清潔空氣聯盟發布了由清華大學、上海市環境監測中心、上海市環境科學研究院、清潔空氣創新中心共同研究編制的《長三角如何實現空氣質量達標》報告,表明長三角地區只有同時實施持續的能源發展戰略以及最大潛力的減排措施,才能實現空氣質量的全面達標,可謂任重道遠。
江蘇達標壓力最大
該研究首先構建了基于全過程的區域污染物排放預測模型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