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實質上就是一種畸形的證券化”
“九鼎模式”是一個不斷加杠桿的游戲,項目都被資產化和證券化,卻無法帶來真實經營產生的現金流。
責任編輯:顧策
“九鼎模式”是一個不斷加杠桿的游戲,項目都被資產化和證券化,卻無法帶來真實經營產生的現金流。
在愛股說創始人鄒峻看來,九鼎投資的“融資+并購”模式,遠非其管理層所描述的那么“陽光”。
作為中國首批陽光私募基金管理人之一,鄒峻在從事多年私募股權投資后,創建了注重上市公司基本面分析的愛股說網站與研究平臺,初衷就是為自己這樣的長期股權投資者提供一套合理的上市公司價值分析工具。
據鄒峻介紹,在私募基金領域內,雖然政策不允許基金管理人與投資者簽訂“保底增值”協議,但在實際操作中,許多管理者可以類似分級基金的A、B類股權投資等協議方式,變相實現“保底承諾”。
“結果到時發現退出不了,LP(有限合伙人)們也沒有辦法,因為IPO暫停不是九鼎能夠控制的。”鄒峻表示,在這一退出困境下,九鼎集團實際上是通過基金份額換股權的方式,把前期私募基金的“預期收益”轉變成了九鼎自身的股權估值:以100億基金投資規模計算,按照20%的基金管理人收益+2億元管理費,相對應的收益權就變成了高達22億元的“股權溢價&rdqu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小珊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