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最慘槍擊案的另一面 每個移民都有一個被連根拔起、又重新生長的故事
槍、同性戀、移民,可能是美國社會最復雜的公共議題同時交匯于一點,一時爭議聲四起。
責任編輯:聶寒非
奧蘭多。
“美國歷史上最嚴重的槍擊事件”。
50條人命。
兇手是阿富汗裔美國公民。29歲。
媒體稱,兇手之前就跟極端組織有所牽連;媒體稱,他的父親是來自阿富汗的移民,脾氣暴躁,是個“政治控”;媒體稱,這次襲擊可能是針對同性戀群體。
槍、同性戀、移民,可能是美國社會最復雜的公共議題同時交匯于一點,一時爭議聲四起。
奧馬爾·馬丁為什么要這么做?
我們暫時無法還原這名29歲青年的成長歷程,但在他背后,是美國移民這個龐大而復雜的群體,他們是生活在美國的異鄉人,懷著各種各樣的夢想,但又經歷著種種現實生活中的困擾。
他們,是誰?
與幾小時車程外的大都市紐約相比,水牛城的故事更像是一個真實的美國夢。
水牛城位于紐約州西部,緊鄰五大湖區,在20世紀初是美國重要的鋼鐵工業城市。自1950年代起,由于鋼鐵業衰落、這里曾經熱火朝天的鋼鐵工廠紛紛倒閉,經濟增長滑落,犯罪率飆升。
然而,生活成本低、城市體量中等、生活節奏較慢的水牛城,正適合成為難民和移民實現夢想的孵化地。
到來:“這不是我的家”
自“9·11”事件起,美國收容了約78.4萬名難民,迄今為止只有3人因涉嫌策劃恐怖襲擊而被捕。
42歲的敘利亞難民Mulhaf Chalkelsak一家到美國紐約州水牛城快一年了。他在當地難民收容機構Journey’s End的幫助下,養好了逃亡時弄傷的腿,正在學習英語基本會話,打算找份工作。
然而,Chalkelsak一家沒有把水牛城當做旅途的終點,他們只是在此處歇歇腳而已。旅途終點在最初的起點,離開是為了回去。他和妻子在2016年的愿望是:重回和平的敘利亞,重建在家鄉的房子,與母親和10個兄弟姐妹團聚。
1980年,面對因越南戰爭而大批涌進美國的難民,美國《新難民法案》通過,大批流離失所的難民有了成為美國人的機會,水牛城的人口結構開始產生巨大變化。
近十年內,水牛城外國出生的居民人數上升了95%。如今,水牛城每年接收超過1500個來自世界各地的難民,其中以緬甸難民最多,約10000人,其他主要來源地包括伊拉克、不丹、索馬里、布隆迪等。
像Chalkelsak這樣因戰亂、宗教等原因被迫背井離鄉的難民,只要在美國居住滿1年,就能拿到綠卡;滿5年,就能申請歸化成為公民。“就算成了美國公民,我依然是敘利亞人,我還是要回敘利亞去的。”
他說,目前遇見的美國人都待他十分友好。“每次我告訴人們我來自敘利亞,他們就朝我微笑。我從來沒有遇上任何麻煩。”保守政客的反難民言論似乎還未影響有“好鄰居之城”稱號的水牛城的民風。
赴美前4個月,Chalkelsak在工作中意外摔斷了腿,抵美后他以“奧巴馬醫保”支付看病的費用。難民一到達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小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