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垃圾焚燒廠遇到了一場婚禮
這是南方周末記者在臺灣參訪一家垃圾焚燒廠時,遇到的意外一幕。當地居民愿意在這里拍婚紗照,愿意在請帖上寫上婚禮舉辦地在“垃圾焚燒廠”,愿意參加工廠舉辦的環境教育課……從鄰避到睦鄰,互信與溝通仍是中國大陸垃圾焚燒行業的難題。
責任編輯:呂明合 何海寧
這是大陸垃圾焚燒廠不可想象的睦鄰關系,當地居民在臺灣一家垃圾焚燒廠里舉辦婚禮。
這是南方周末記者在臺灣參訪一家垃圾焚燒廠時,遇到的意外一幕。當地居民愿意在這里拍婚紗照,愿意在請帖上寫上婚禮舉辦地在“垃圾焚燒廠”,愿意參加工廠舉辦的環境教育課……從鄰避到睦鄰,互信與溝通仍是中國大陸垃圾焚燒行業的難題。
第一場婚禮來自抗爭領袖
2016年6月12日,農歷五月初八,在臺灣還是端午假期。在臺灣新北市八里垃圾焚燒廠,我們作為寶島環保行的記者參訪團,竟遇到了一場“特殊”的婚禮。
“我對你愛愛愛不完……我愛你們哦!”透過粉色氣球門,舞臺上一位女孩邊唱邊跳,臺下觥籌交錯,氣球門外的收禮臺放著新娘新郎的婚紗照、小熊、喜糖,場面非常溫馨。
如果不是LED屏顯示“八里焚燒廠祝福新人”,我們絲毫感覺不到這場婚禮有何異樣。
“我覺得這里環境還可以。”新郎對記者參訪團說。
八里垃圾焚燒廠位于新北市,面朝著大海和港口,工廠外觀由建筑設計大師貝聿銘設計,采用了與羅浮宮金字塔類似的玻璃帷幕。垃圾日處理量可達1350噸,占到新北市垃圾產生量約四成。
垃圾焚燒廠的婚禮讓前來參訪的大陸記者大跌眼鏡:“婚禮這么大的事,怎么可能在垃圾焚燒廠辦?”
為突破垃圾圍城的困局,大陸正興起垃圾焚燒廠的建設潮,但也伴隨著激烈的鄰避運動——Not in my backyard,誰都不希望垃圾焚燒廠建在自家后院。自2006年北京六里屯垃圾焚燒廠遭遇反對以來,鄰避運動一直沒有停止。2016年的浙江海鹽、海南萬寧和江西贛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ze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