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議“小斯之死”

“高見、低見、謬論、狂論,放放無妨,聽聽有益”。

責任編輯:蔡軍劍

編者的話:

自由談,是大家的。

這個大家,不只是“大家”(名人)的,也還是“大家”(你我)的。

我們期許,自由談,不只是一個報紙版面,也還是一種生活方式。在這里,我們要感謝老讀者劉異云先生的提示,“高見、低見、謬論、狂論,放放無妨,聽聽有益”。

自由談,歡迎你放言,歡迎你參與圓桌討論,我們本期聚焦“達州高考生小斯之死”,敬請垂注!

必須說明的是,因版面容量有限,我們不可能一一照登讀者來論,有的還作了刪節處理,呈現的內容恐怕會顯得單一、靜態和平面,但事實上,你我的思維空間卻可以無限延展,是極其多樣、動感和立體的。像本期胡泳教授《新聞學院的雷人畢業生》一文,就有多位新聞學院畢業生表達了不同意見。您若有意聆聽更多聲音,不妨移步南周新媒體平臺參閱或來email索讀。

趙新良(遼寧省原副省長)

這起事件很悲慘,深切悲悼逝去的鮮活生命,深切同情無助的失子雙親。但是,當今社會,父母期望值太高,又不善于跟親子平心靜氣地交流,大愛成了巨大的壓力和負擔;小孩處于青春叛逆期,迷茫而固執,使本已存在的代溝放大,大愛被誤解扭曲成大恨;而學校與家長的溝通不力,對學生的心理和情緒異常關注不夠,缺乏有效對策,大愛懸在半空;而靠張榜公開學生成績排名來提高升學率和關注度,更會火上澆油。

我們是否把關愛生命、善待生命、平常之心、平安是福等理念,作為學校教育、社會風化的重要內容?世界是天才和平民共同支撐起來的,為什么媒體要連篇累牘地跟蹤報道高考狀元(而非德能勤績佼佼者)如何如何,影星歌星球星如何蟾宮折桂?社會分層的產生和流動,讓小小年紀的莘莘學子如何讀懂緣由?大寫的教育,救救孩子,救救家長!筑夢追夢圓夢,需要和諧社會,健康心態!

徐上(上海市工商局公務員)

剛上初中時,兒子學習成績好,尤其是語數英三門主課,月考、期中考、期末考,基本都考班級第一,年級第一也是常事,他有點飄飄然,給人以“老子天下第一”的感覺,平時只跟幾個學習成績好的玩,成績差的“請教”他問題是一臉的不耐煩。

兒子喜歡乒乓球,那會兒剛好是乒乓世錦賽,我問他,中國隊強大吧?進入決賽的都是中國隊員,你覺得比賽還會激烈嗎?你還會守著電視機看嗎?他似懂非懂地回答我:全“囊括”也就沒啥意思了。

達州18歲少年高考后自殺了,QQ空間留2800字長文“控訴”父親。兒子在同學群里看到了這個新聞。我問他啥感受,兒子回答我:“不是每個孩子都是天才啊,何況那孩子已經很優秀了。”我告訴他,“如果說對你有什么期望,平安是福,不求人上人,但求人中人,誠厚篤實做人就可以。”這是臺北市長柯文哲對兒子的寄語,我送給了我兒子。

我告訴兒子,并不是每次都要考第一,要多給小伙伴機會。有對手,才能激發你的“斗志”。

韓建鳳(北京出版集團編輯)

其實,我想說,那年高考,我也寫了一封遺書。

我爸常年在外打工,我媽是那種數落起來就沒完沒了的人,從早上一直到深夜,這中間一刻都不停,長達十幾個小時,有的沒的,她能把她知道的所有的事都扯到她覺得你錯了的那件事上,有時你想辯駁一句,卻發現簡直是大錯特錯,你給她創造了更多的口實。

嘮叨完之后她會生一場病,她從小到大只要一生病,姥爺就給她刮痧,現在一直保留著這種習慣。我媽讓我給她用手擠,因為長年累月的刮痧,她的皮膚已經變得很厚,我對這件事深惡痛絕。

高考那年我沒考好,史無前例的差,我媽又開始嘮叨了,這次因為天天在家,這場嘮叨顯得曠日持久,無休無止。

我工工整整地寫了遺書,卻發現自己沒有什么可分配的“遺產”,有些不甘。

那時我的好朋友阿婷總來看我,她比我成績差,我媽或許找到了一絲安慰,沒有再繼續借題發揮下去,當然她也說了,你看看你都是交的什么朋友。之前,我起了個筆名叫“行吟”,她叫“鴻澤”,取意“深陷沼澤卻有鴻鵠之志”,我們一起相視苦笑,讓我覺得不是那么孤獨。

第二年我復讀,高考填志愿三個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zero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