嘲笑“五道杠”時,你在嘲笑些什么?
公眾對黃藝博冷嘲熱諷,還存在著這樣一種情緒:他們并非真的多么厭惡黃藝博,他們只是出于羨慕嫉妒恨,因為他們欲成之而不得。
武漢市“五道杠”少年黃藝博。
“黃藝博”早已超出了他自身,他已然成為公眾情緒的靶子,人們只是想借助他發泄某些藏匿壓抑已久的情緒,而非明辨是非。他們并非真的多么厭惡黃藝博,他們只是出于羨慕嫉妒恨,因為他們欲成之而不得。
“知道”(nz_zhidao)跟你談談嘲笑“五道杠”的我們到底在嘲笑什么?
“五道杠少年”黃藝博再一次成為新聞的頭條。
媒體報道指出,日前武漢大學本科招生網公示,黃藝博已通過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自主招生面試,只要高考成績超過湖北一本分數線38分,即可錄取。這個消息再一次在輿論引起廣泛討論,網上質疑之聲涌來。
不過這已經不是黃藝博首次面對爭議了。2011年,“五道杠少年事件”讓初一學生黃藝博一夜之間成為廣為人知的焦點人物。網友之所以將其稱為“五道杠少年”,是因為2009年黃藝博當選少先隊武漢市副總隊長,佩戴上該市獨創的“五道杠”臂章。
“五道杠”只是個引子,網友真正感興趣的是黃藝博“超出自身年齡的特質”。在媒體的描述中,黃藝博有著燦爛的童年,充滿正確、榮譽、贊揚和過于遠大的理想,他是一個“一兩歲熟知成吉思汗,兩三歲看《新聞聯播》,7歲讀《人民日報》和《參考消息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