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萬科

萬科可以失去王石,但失去了全部管理層的萬科不會再是一家優秀的房地產企業,而只能稱之為一個資產包?!盁o論王石做了多少蠢事,說了多少錯話,也不管他的主觀愿望是否有自私成分,但其客觀效果是值得肯定的,就是他一直在維護萬科的品牌價值、核心資源和全體股東利益。遺憾的是他對現有大股東采取了錯誤的、不合適的方式和方法?!?/blockquote>

責任編輯:顧策 蘇永通

65歲的王石,此次遭遇的不僅是股東對萬科管理團隊的第二次“信任危機”,更是一次“個人品牌”的危機。(視覺中國/圖)

“萬科可以失去王石,但失去了全部管理層的萬科不會再是一家優秀的房地產企業,而只能稱之為一個資產包。”但對于此次股權爭奪戰的發起者寶能來說,或許“資產包”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對于試圖推廣混合所有制的國資管理方而言,他們未來也要考慮如何向民營企業家們解釋,作為混合所有制典范的萬科今天所面臨的控制權之爭,只是市場中的“個案”而不是國企們的“潛規則”。

“無論王石做了多少蠢事,說了多少錯話,也不管他的主觀愿望是否有自私成分,但其客觀效果是值得肯定的,就是他一直在維護萬科的品牌價值、核心資源和全體股東利益。遺憾的是他對現有大股東采取了錯誤的、不合適的方式和方法。”

漫長的一天

2016年6月27日清晨,對于經歷了近半個月炎夏之苦的深圳而言,僅僅是又一個漫長夏日的開始,但對于即將召開股東大會的萬科集團及其管理層而言,卻是一個生死攸關的“抉擇時刻”。

就在頭一天晚上,王石這位世界最大房地產開發企業的創始人及其管理團隊,遭遇到自他1984年創立萬科以來第二次嚴峻“信任危機”:寶能系旗下前海人壽和鉅盛華聯手發出股東提案,建議罷免包括王石在內的12位董事與監事——幾乎是萬科整個董事會和監事會成員。

作為合計持有萬科近25%股權的第一大股東,寶能系此舉意味著萬科現有經理人階層的“全面清洗”。

但對王石而言,或許更大的心理沖擊來自4天前的深夜:6月23日晚23點,寶能系兩家企業發布聲明反對萬科此前推出的與深圳地鐵資產重組預案,并直指“獨立董事喪失獨立性”“萬科已實際成為內部人控制的企業”。

一個小時后,曾被萬科管理層高度贊揚的“大股東典范”——央企華潤集團,在官方微信發文回應稱,反對資產重組計劃并已致函監管層,同時“高度關注萬科存在內部人控制等公司治理問題”。

在過去16年時間里,原大股東華潤曾以高度寬容與信任催生了“世界第一房企”萬科,但現在這一舉動不僅令市場一片嘩然,顯然也讓身為董事局主席的王石心下黯然。

在6月26日網上傳出的一條王石朋友圈中寫道:“當你曾經依靠、信任的央企華潤毫無遮掩的公開和你阻擊的惡意收購者聯手,徹底否定萬科管理層時,遮羞布全撕去了。好吧,天要下雨、娘要改嫁。還能說什么?”

6月27日下午召開的這場股東大會,正是“撕去遮羞布”的時刻:作為合計持股比例近40%的寶能和華潤兩大股東,其舉足輕重的投票權將決定萬科管理層過去一年的工作,乃至此前數十年的奮斗與努力,能否得到市場化股東們的信任與認同。

王石自然不會忘記22年前那場驚心動魄的“君萬之爭”:在那場以國泰君安證券為首發起的改組萬科董事會事件中,面對著咄咄進逼的股東代表,當時的萬科管理層幾乎是憑借著“運氣”才最終躲過一劫。

而那次股權之爭,也令此前對中小股東們態度“高冷”的萬科管理層,意識到自身在內部管理和投資者關系維護上的薄弱之處,成為“重塑萬科”的標志性事件之一。

22年后的網絡時代大潮下,這場再度關系到萬科發展前景的“信任對決”,早在拉開序幕之前便已經成為社會各方圍觀的“公共事件”:在萬科公關部門和諸多網絡媒體的現場直播間里,聚集著成千上萬的企業家、投資者和媒體記者們,等待著見證這一歷史性時刻。

此時這場“信任之戰&rdquo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