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豪”,確實靠不住 網絡“大主播”忙轉型

為什么我是“大主播”,而不是“美女主播”?
很簡單,我是千千萬萬個“屌絲”捧上來的,這個“屌絲”走了,還有另一個“屌絲”。

責任編輯:朱曉佳 袁蕾 實習生 鄭嘉慧 馬蕓

在一部網絡大電影片場拍完“冰水澆頭”的鏡頭之后,鱈熊迅速進入直播狀態。每次接戲,鱈熊都會在合同里寫明:每天要留出三個小時做直播。(南方周末記者 劉悠翔/圖)

為什么我是“大主播”,而不是“美女主播”?

很簡單,我是千千萬萬個“屌絲”捧上來的,這個“屌絲”走了,還有另一個“屌絲”。

美女主播是兩個“土豪”捧上來的,一個“土豪”倒了,她也就倒了。

——鱈熊

半桶冰水兜頭澆下,上午的重頭戲一次通過。女主角鱈熊妝容凌亂,裹著浴巾離開攝影棚。30分鐘后,鱈熊裝扮一新坐在走廊窗邊,對著直播攝像頭有說有笑。

劇組的兩個燈光師好奇地從鱈熊身邊來回“路過”,他們不知道,這個剛剛在戲里被女二號扇耳光澆冰水的女演員,現在正領受著網上兩萬多粉絲滾動不停的問候和禮物。

鱈熊原本不必拍戲吃苦。她做網絡主播已經六年,目前粉絲257萬,相當于半個青海省人口。每天直播三小時,鱈熊就能賺到1.5萬。這些錢,大多來自幾位出手大方的“土豪”。

主播靠“土豪”吃飯,“土豪”一旦離開,主播就會“斷糧”。網絡主播因此容易速朽,最短的撐不過三五天。鱈熊做了三年視頻主播,已經算是“元老”??炊嗔送凶冞w,她總有一種職業危機感。2016年3月,鱈熊開始嘗試轉型,做主播的同時參演影視劇。

盡管會從主播手里分走三到五成的收益,直播平臺從不在乎主播的來去:舊人固然速朽,新人也能速生。在直播神話的鼓動下,越來越多的藝校畢業生,正擠入主播大軍。

在直播業內,用戶被形象地稱為“流量”,掙用戶的錢就是“洗流量”。張宏濤是直播平臺“來瘋”的CEO,2015年剛上任時,他一次性把平臺母公司優酷土豆PC端的所有用戶導流過來,“流量一下子翻了七八倍”。流量起來了,其他平臺的主播立即轉戰過來。“平臺就是這樣做起來的。”張宏濤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這個生意沒有門檻,誰有流量誰就能干。”

“段子講得不好笑,是沒有禮物的”

鱈熊的主播生涯,是從語音平臺開始的。那時候,她還叫魏小也。

2010年,因為舞伴的一次托舉失敗,國家歌舞團舞蹈演員魏小也受了很重的腰傷。受傷后,魏小也逐漸掉隊,無聊時,她發現了一個熱鬧的語音聊天軟件。這款軟件的大多數用戶,是游戲“魔獸世界”的玩家,他們開著語音對戰,偶爾也用語音閑聊。魏小也注冊了自己的賬號,取名“鱈熊”,“鱈魚的鱈,狗熊的熊”。

除了玩魔獸,鱈熊也在語音平臺上做主播。“有點像現在的網絡電臺DJ。”那時候,鱈熊做這些,只是娛樂,沒有收入。

鱈熊還在玩語音軟件的時候,中國的網絡視頻直播已經悄悄興起。

早在2003年,浙江的創業者傅政軍,就已經成立了一家名為“99情緣”的小公司,開發視頻聊天軟件。傅政軍模仿的對象,是韓國軟件“十人房”:十個用戶可以同時進入一個虛擬房間,通過攝像頭彼此聊天。

韓國的“十人房”靠收房費賺錢,每個用戶每月10元錢,傅政軍的軟件用戶數太少,靠房費賺不到錢。

公司樓下的演藝吧,給了傅政軍靈感。演藝吧的顧客看模特走秀時,可以花錢給喜歡的模特送皇冠和花籃。2005年,傅政軍把這套玩法移植到了視頻聊天里。

用戶花錢贈送虛擬的鮮花和禮物,從此成為傅政軍公司的主要收入。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