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學者,就是我的“夢”俞可平教授答問錄

現在國家要放權,社會中就得有合格的組織接這個權,不能出現管理真空。然而,現在合格的、高素質的社會組織太少了。為什么少?對社會組織,過去長期是不信任的。

責任編輯:戴志勇 實習生 陳麗君

編者按:2016年6月26日上午,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院長、中央編譯局原副局長俞可平教授在深圳創新發展研究院智庫報告廳發表了題為《政府創新與國家治理現代化》的演講。本版文字根據俞可平教授演講及答問整理,經俞教授審定,有部分刪改。

現在國家要放權,社會中就得有合格的組織接這個權,不能出現管理真空。然而,現在合格的、高素質的社會組織太少了。為什么少?對社會組織,過去長期是不信任的。

治理三核心要素

問題一:我們做財經報道經常會接觸到公司治理結構和企業治理結構,這涉及一個現代企業發展的創新過程,比如最近深圳萬科的治理權的爭斗就是一個很大的新聞。請問公司治理結構與國家治理結構和政府治理結構有什么關系?有何相同和不同?

俞可平:這個問題最好讓經濟學家來回答,公司治理很專業,治理的理論和概念最初不是由政治學家和社會學家引進的,是經濟學家引進的。“治理”出現的時候有五六種不同的翻譯方法,但是在經濟學領域里很早就把它翻譯成“公司治理”,我們覺得這個應當是翻譯得最好的。

至于有哪些不同點和共同點,我覺得首先有三點共同的地方,無論公司治理或國家治理,都應當有三個核心要素。

第一,治理主體的素質。在企業里面是管理層,特別是董事長、總經理的層面,這是決策層的素質。

第二,治理現代化有一個基礎是一樣的,即標準化。企業治理里面標準化是很清楚的?,F在反過來在國家治理和社會治理里面,標準化的概念幾乎沒有人提。事實上所有現代化的一個基礎就是標準化。

第三,治理一定要把事權劃分清楚,誰的事、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