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銀行
銀行業曾經是個“只進不出”的好去處:收入高、福利好、旱澇保收。但當銀行不再能“躺著掙錢”,職業發展空間逼仄,而外面的世界更精彩,越來越多的銀行人感嘆著“時代變了”,開始告別這個行業。
責任編輯:馮禹丁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實習生 吳小飛
外面的世界更精彩,越來越多的銀行人告別了這個“金飯碗”行業。
銀行業曾經是個“只進不出”的好去處:收入高、福利好、旱澇保收。但當銀行不再能“躺著掙錢”,職業發展空間逼仄,而外面的世界更精彩,越來越多的銀行人感嘆著“時代變了”,開始告別這個行業。
2016年6月16日,百度披露,光大銀行原資產管理部總經理張旭陽正式加盟百度,出任分管百度金融理財和資產管理業務的副總裁。
這并非孤例。年初,中國建設銀行原網絡金融部總經理黃浩也出任了螞蟻金服集團總裁助理。
據各銀行公告,自2015年起至2016年6月,已有超過60位銀行的“董(事)監(事)高(管)”離職,涉及崗位從董事、行長、副行長到風控總監、首席信息官等。
離職潮并不僅僅在中高層蔓延。吳麗是一家國有銀行的支行副行長,她明顯感受到這一年來所在支行走的人比往年更多了,一個三十多人的支行,今年以來“已經走了近一半”。
銀行業曾經是個“只進不出”的好去處:收入高、福利好、旱澇保收。因此,過去銀行的人員流動也多發生在行業內不同銀行間。但當銀行不再能“躺著掙錢”,職業發展空間逼仄,而外面的世界更精彩,越來越多的銀行人感嘆著“時代變了”,開始告別這個行業。
不同的人離開的理由不盡相同。備受媒體關注的銀行中高層或是因為薪酬待遇和更好的發展空間,而普通的基層職員則或許是由于銀行業風光不再后,不堪承受壓力的選擇。中國社科院金融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認為,所謂的銀行離職潮是中國金融業市場化程度不斷提高,競爭不斷加劇的必然結果。
驟增的不良率
不良率高企的數字落地到現實中,最先被砸中的是銀行內部負責拉存貸款的客戶經理,高企的不良率讓其收入幾乎在幾年間腰斬。
6月中旬,一段山西長治漳澤農商銀行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b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