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中國的真實存在]假如中國失去日本

■中國要成為名副其實的經濟大國,日本的經驗也是我們無法輕易繞過的存在。

■失去日本,就失去了可資參考,并有可能孕育本土創意產業商機的彌足珍貴的參照物。

■一個真實的日本到底在多大程度上構成了國人憤怒的根源

責任編輯:林楚方 郭力

■編者按:
十年來,中日政治關系如“過山車”般,這并不符合中國利益。如今,隨著胡錦濤主席訪日,“日本話題”再次“熱”起來,鳳凰網、新浪網、搜狐網等網站都開辟了專題,傳統媒體也在報道和討論。

在外交場合的握手言歡之外,我們更愿考察兩國間更真實更復雜的關系。在本專題中,您將會看到,除仇恨外,日本在中國還有更深刻、更真實的存在和影響。

在這組專題中,您還會看到兩個肯定不會成為現實的命題:《假如日本失去中國》,《假如中國失去日本》(第11版)。盡管是“不現實的想象”,但也許會給彼此帶來更多冷靜。

對中國來說,如果放大仇恨,對日本過多“誤讀”,只能傷害自己,同樣,如果日本不能正確理解中國的復雜性,也將傷害其自身。

我們希望,這組專題能給中日兩國人提供更多樣化的觀點和視角

 

■中國生產汽車部件的機床,年平均工作時間為3500小時,只有日本的機床能保證連續5年性能不變。沒有日本的機床,中國的汽車產業將難以運行。
■中國要成為名副其實的經濟大國,日本的經驗也是我們無法輕易繞過的存在。
■失去日本,就失去了可資參考,并有可能孕育本土創意產業商機的彌足珍貴的參照物。
■一個真實的日本到底在多大程度上構成了國人憤怒的根源


首先,這并不是一個基于物理現實的問題。日本有部電影叫《日本沉沒》,說的是強烈地震引發海嘯,日本列島滑進了馬里亞納海溝——日本國從地圖上消滅了,但那是幻想。而因侵略戰爭使一個國家亡國滅種的悲劇,那也是另外一碼事,無關本文主旨。

但是,這無疑又是一個帶有現實性的問題。打個比方,一對鄰人,生活在一個共同體中。關系交惡,時而惡語相向,動輒大打出手。直到有一天,弱勢的一方實在煩了,膩了,干脆“用腳投票”——搬家走人了事。等人走了,剩下的一家才覺出對方的好來:畢竟,互為鄰人時,兩家也曾互通有無,深感“與人方便,自己方便"的道理懂得太遲。如果國與家一樣,可以搬遷的話,估計紛爭會少許多。但是,正因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