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分項目由少變多,泛濫成災中考加分全面取消,還是分步“瘦身”

曹建國等中考家長認為,刺痛他們神經的,是表面看起來很美的中考加分政策,其實是嚴重損害了教育公平。

責任編輯:呂宗恕 實習生 鄭韶儀 李麗

?編者按

中考大幕剛剛落下,加分政策、加分指標隨即進入公眾視野。誰的孩子有加分資格,誰的孩子能加幾分,這些問題觸動著家長和社會敏感的神經,甚至引起公眾熱議。爭議背后,這其實是事關全國考生利益的考試公平性問題。

兩年前,國務院頒布《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提出要大幅減少、嚴格控制考試加分項目,要求各地2015年起取消體育、藝術等特長生加分項目;明確必要保留的加分項目,應合理設置加分分值。

然而,各地現行的加分政策之多,加分項目之雜,超乎公眾想象。從中國教育改革的現實邏輯看,對“鼓勵性加分”實行大幅瘦身,是大勢所趨;對地方性的“花式”加分,也是到了該清理的時候了。

本期聚焦中考加分話題,通過尋訪、調查、統計,希冀給這一加分政策的走向給予一些參考性建議。

(視覺中國/圖)

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周光禮:為了推動素質教育,實行了近20年的中考加分政策基本宣告失敗,追求加分是應試教育的變種,實際上也是應試教育。

面對中考大面積加分,部分昆明家長們終于坐不住了。

自2016年5月17日起,云南省昆明市教育局官網陸續公布2016年普通高中學校招生錄取加分學生名單。10天后,當所有公示名單出爐后,曹建國(化名)所在的幾個學生家長微信群炸開了鍋。“(加分名單)觸目驚心??!”不少家長在微信群里先后這樣吐槽。

據家長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昆明共有11229名考生獲得中考加分資格,占71311名中考總人數的15.74%。隨后,一個《一群為孩子爭取公平機會的昆明家長的心聲》的帖子在自媒體和微信朋友圈上迅速傳播開來。逐字逐句讀完該文的學生家長曹建國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我女兒的班上有10%的學生獲得加分資格,這太不公平了。”曹建國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今年昆明實行中考改革,將總分880分降到了600分,但加分分值、比例并未做出相應調整,“在總分值大幅減少的前提下,每1分將影響100多位的排名”。

事實上,這并不是中考家長們的第一次“憤怒”。南方周末記者梳理發現,近幾年,全國各地有家長陸續發帖質疑中考加分政策,憤怒的聲音從未間斷。

2014年哈爾濱等地曝出有中學生“連冰鞋都踩不穩”卻成為花滑“二級運動員”、漢族修改成為少數民族等中考加分丑聞;四千余北京中考“裸分”家長聯名呼吁“取消加分”。

面對日漸高漲的加分“瘦身”呼聲,2014年國務院頒布《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要求各地2015年起取消體育、藝術等特長生加分項目。

南方周末記者進一步梳理全國31個省會城市、直轄市及經濟特區2016年中考加分政策發現,仍有17個城市保留藝術、體育以及“三好學生”稱號等加分項目,其中還包括一些促進人才引進項目。

如果規則不公平,就意味著讓沒有加分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