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軍導彈何以誤射

肇事者錯誤地選擇了“作戰攻擊”模式,而非“模擬訓練”模式。

責任編輯:聶寒非

“雄風三型”導彈速度超過2倍音速,射程超過150公里。2004年全系統實彈試射成功后,“雄風三型”于2008年正式量產,到2012年共生產120枚,每枚造價相當于人民幣2500萬元,居臺制導彈之首。(視覺中國/圖)

肇事者錯誤地選擇了“作戰攻擊”模式,而非“模擬訓練”模式。此后,臺灣檢方吃驚于發射按鈕要“長按”才能發射,而高仍然毫不遲疑,正是因為他完全確信自己是在模擬狀態下測試,哪知導彈立刻點火,沿規劃航路飛向他隨便設定的澎湖列島外海目標區。更糟糕的是,導彈自毀的功能雖然有,但臺軍方透露“這次在船上沒有配備”。

2016年7月1日,臺軍一枚“雄風三型”超音速反艦導彈發生誤射,不幸誤傷臺灣漁船。對這一事故,公眾最吃驚的,無疑是如此精密的武器一旦發射,后果不堪設想。7月2日晚,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也質疑,多重安全保險設計在這次事件里“竟然全部沒有作用,令人難以想象”。

那么,這發導彈是怎么被誤射出來的?

所有防范的制度均被漠視

臺軍第一時間就明確,此次事件源自一連串違紀,并非外界所傳“陰謀論”。有媒體引用軍事專家分析稱,“現代巡航導彈發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