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歐公投:檢討直接民主的歷史契機

公投是優良民主的緊急狀態,不可能完全取消其正當性,但優良治理的重心不在這里。

責任編輯:戴志勇 實習生 項玥云 樊盛濤

(向春/圖)

公投是優良民主的緊急狀態,不可能完全取消其正當性,但優良治理的重心不在這里。

歐盟與歐洲一體化是始自西方的整體全球化運動的標志性工程,是歐洲夢和“歐羅巴合眾國”的政治理想載體,但近來的英國脫歐公投使得這一歷史性進程出現逆轉,歐洲歷史在危機政治中重回民族國家時代。

脫歐公投本身存在悖謬,其目標是保全英國的政治自主性與代議民主的保守政治傳統,但其形式卻借取了法國盧梭式的直接民主和人民直接出場。52%對48%,如此接近的投票結果,使得脫歐本身的正當性立即陷入重重質疑之中,不僅蘇格蘭和北愛爾蘭因其留歐立場而意圖推動后續的分離公投,更有百萬人在英國議會網站發起“二次公投”請愿運動,尋求逆轉脫歐結果。公投以其直接彰顯人民意志的正當形式高調登場,但卻以民粹、輕率、不確定、不可問責、不可補救等非理性特征而遭受質疑。

保守主義傳統的削弱

按照歐盟法律程序,英國脫歐還需要根據條約安排展開談判及批準,經歷兩年過渡期。從公投結果和歐洲民主法治精神來看,脫歐已不可逆轉,英國憲法中亦無充足的正當性機構和理由來阻卻這一進程,但這兩年卻因其極大的不確定性而可能導致英國和歐洲的嚴重衰退,同時削弱二者在世界經濟和政治中的地位與影響力。脫歐公投造成了雙輸甚至多輸的結果,但英國乃至歐洲的精英卻默許甚至鼓勵了這一欠缺審慎美德的政治沖動,顯示出代議民主與精英政治的內在衰落。

公投民主越界了,其內在的理性與正當性不足,而民粹與輕率特征彰顯,這是我們冷靜看待該政治現象的基本印象與共識。從歷史和憲制傳統來看,脫歐公投是對英國議會主權與保守主義政治傳統的背離,是英國政治思潮和憲制變遷“歐陸化”的表征。

在英國政治傳統上,人民主權并非顯著的憲制原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zero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