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類香港史】香港金融帝國的前世今生
誰也沒有想到,后來的匯豐銀行會發展成金融帝國。這份僅有數百字的動議,已經成為“改變香港歷史的60篇文獻”之一。
責任編輯:朱又可
每到周日,位于香港中環的匯豐總行大廈樓下就聚滿了來自菲律賓、印度尼西亞等國的外傭。這天她們放假,大廈樓下是納涼的好去處。路過這里的人摩肩接踵,與門口兩只銅獅合影的人絡繹不絕,因為大廈已經成為地標之一。兩只銅獅,一只名叫史提芬,一只名叫施迪,分別是上世紀20年代香港總行和上海分行經理的名字。然而,很多人未必知道這幢建筑的特殊之處。
目前這幢建筑,已經是第四代匯豐總行大廈,于1986年竣工啟用,設計師霍朗明(Norman Foster)因之聲名鵲起。這是一幢用鋼和鋁搭建起來的建筑,為了避免影響地下的港鐵通行,整幢建筑內部沒有任何的支撐,完全用外部看得見的衣架狀結構支撐,可以自由拆卸。建筑的內部,則設有龐大的文件傳輸帶,每天能傳輸數噸文件。坊間傳說,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better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