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揭幕政治行銷新時代
如果我們承認現代社會條件下,政治家不再是統治者,而是公共服務的提供者,那么顯然,公共服務就不能是強買強賣,而需要溝通的過程,說服的過程,同意的過程。
責任編輯:陳敏 史哲 蔡軍劍
在以絕對優勢勝選的背景下,馬英九沒有全面任用藍營人士,而是內定曾有“深綠”背景的賴幸媛領軍臺灣“陸委會”。此舉不僅引致黨內激烈反彈,而且究竟馬英九意欲何為,兩岸關系到底去向何方,亦不免迷霧重重,眾說紛紜。馬英九遭遇勝選以來最嚴重的信任危機。風口浪尖之際,5月2日,馬英九親上火線,主動約談鳳凰衛視主持人趙少康,詳陳賴幸媛案原委,解釋其兩岸政策布局。
如果說,羅斯福以其著名的“爐邊談話”,力挽輿論狂瀾,奠定美國外交轉向的民意基礎;那么馬英九此番登臨鳳凰衛視,所闡釋的兩岸政策固然有待實踐檢驗,但其于政治行銷更具革命意義,則已毋庸置疑,而必成一段歷史佳話。
馬英九登臨鳳凰衛視,雖在意料之外,其實在情理之中。“3&midd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