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擊南海仲裁
這份仲裁看起來好似無關主權爭奪,實則處處“暗藏殺機”,企圖借由國際仲裁庭之手,來確認島、礁以及低潮高地的土地特征,從而壓縮中國的管轄海域。
責任編輯:姚憶江 蘇永通
2016年7月13日,北京,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劉振民介紹白皮書有關情況和中國在南海問題上的政策立場,并答記者問。
這份仲裁看起來好似無關主權爭奪,實則處處“暗藏殺機”,企圖借由國際仲裁庭之手,來確認島、礁以及低潮高地的土地特征,從而壓縮中國的管轄海域。、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并不是唯一的海洋法律,怎么能得出結論,參加了《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就不能主張自己的歷史權利?”
事實上,歐美一般國際法學者對遙遠南海的歷史與法律性質并不很了解。一些媒體、官員或所謂的智庫專家對事件的評論,往往存有誤會。
“要求仲裁庭立刻公布所有的賬目,看菲律賓人民到底為了這張廢紙花了多少錢,花在什么上面”,以此來在聯合國推展禁止片面付費進行的片面仲裁程序。
2016年7月12日,當世界各大新聞客戶端正被南海仲裁案的相關信息連環“轟炸”時,廈門大學南海研究院院長傅崐成正在一個東南亞國家首都開會。巧的是,會議主題也縈繞在這片“險象叢生”的海域——“如何進一步促進南中國海的和平與繁榮”。
“研討會的日子早在南海仲裁庭對外公布結果日期的前幾個月就已敲定。”在開幕致辭中,主辦方亞洲和平與調解委員會主席Surakiart Sathirathai教授反復強調,挑在仲裁結果出爐當天開會并非刻意,但他也不否認,巧合反而令會議顯得更加重要。
傅崐成是會議的最后一位發言者。和過去幾個月在世界各處奔波的目的一樣,傅崐成的講演主題依舊是——中國在南海的歷史性權利和歷史性水域。
“對我自己而言這個主題已經講過很多遍,但是我的聽者,尤其是一些在場的美國學者,他們是第一次聽。”2016年7月7日,滿頭銀發卻看起來目光矍鑠的傅崐成,操著一口綿綿的臺式普通話對南方周末記者如是說。
仲裁結果在7月12日北京時間17時發布后,中國外交部隨即發出了“該裁決是無效的,沒有拘束力,中國不接受、不承認的”鄭重聲明。而遠在老撾的傅崐成,形容這個裁決“令人吃驚的偏頗和扭曲”,他說,“對于歷史性權利一項的否定,不僅扭曲了過去的法律先例,也錯估了許多歷史事實。”
“不屬于我們的土地,我們一寸也不要。但屬于我們的領土,我們寸土不讓。……一切侵害中國領土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ze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