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洪峰】暴雨之夜,武漢萬人大轉移 逃離“水袋子”

在消泗鄉,絕大多數都是留守老人,他們最不愿離開,“舍不得家里的東西,自己又搬不動東西,就都不肯走?!睘榱藙裾f他們趕緊上車離開,向英木和隊員們只能自己親自上陣給老人們搬東西。

責任編輯:劉斌 助理編輯 溫翠玲

2016年7月8日,武漢市蔡甸區消泗鄉港洲村的村民在傍晚時分還守護在堤岸上。(南方周末記者 翁洹/圖)

一共有三千多名干部參與了此次大轉移,這三千人分為了五個大組:協調組、人員核查組、交通組、思想工作組,以及治安組,其中負責敲門勸說群眾的屬于思想工作組。

在消泗鄉,絕大多數都是留守老人,他們最不愿離開,“舍不得家里的東西,自己又搬不動東西,就都不肯走。”為了勸說他們趕緊上車離開,向英木和隊員們只能自己親自上陣給老人們搬東西。

上了車之后,整個公交車上的氣氛也異常凝重。雖然旁邊坐著都是相識的鄰居,但是沒有任何人聊天,“沒心情”,周早英至今回憶起來仍有些傷心。

武漢蔡甸區消泗鄉的7個民垸,就是7個“水袋子”。過去半個世紀里,這里兜住了武漢大部分洪水,而住在這里的人也最知道水的厲害。

水位是夏天最重要的度量衡,生活在這里的人們熟記著自家的海拔,對照著大壩上的刻度,計算著自己的生活。

冬天筑壩,夏天防汛,每年7月到9月,都是兜水的日子。有時候到腳踝、有時候到小腿,偶爾的幾年里,整個村莊都浸泡在水中。在這片云夢澤之地,人們世世代代與水為伴,與水相斗。

絕大多數時候,他們趕走了水。在2016年的夏天,他們被水放逐。

傾“缸”大雨

7月5日,前一場暴雨的積水仍沒有退去,莊稼地里,水已經到了玉米稈的腰部。

早上8點新一輪暴雨又開始了,這一次雨下得更大了,“就像缸水從上往下潑”,當地一位官員形容說,從傾盆大雨下成了傾“缸”大雨。

氣象部門的數據顯示,從7月5日早上8時至7月6日凌晨6時,消泗鄉降雨量達200毫米,“24個小時,下了全年三分之一的雨”。

挖溝村的王蘭正在巡堤,這片位于村上游的堤壩,將來自洪北河上游的客水阻擋在外。水位還在上升,村民們在原有堤壩上又筑了一層子堤。

真正的危險還在上游。距離挖溝村不到五公里的南邊湖垸民堤,早在兩天前,水位已達到25.64米,而這里最高的防守能力只有25.50米,也就是說水位已經超過了防洪能力0.14米。

盡管如此,村民們依舊沒有放棄,還在不斷地加派人手,他們扛著沙袋壘高子堤。鄉里也采取分流、限排等多種措施,試圖保住大堤。受這座大堤庇護的是挖溝村、九溝村兩個村的2206位村民。

王蘭原本以為,這一次也不會出現什么意外,“一定能夠守護”,堤壩上傳來的消息也是潰漫已經控制住了。

不過,新一輪降雨使得情況急轉直下,8點之后,南邊湖民垸堤發生多處漫潰,其中一道潰口長達20米。9點,區防汛抗旱指揮部作出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