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急辟謠,贛州忙開發排澇界“網紅”,到底幾分真

福壽溝目前并不完整,其擔負的排水不及贛州總排水量的十分之一。因而,“贛州古城千年不澇,得益于宋代排水系統”這一提法有失偏頗。

責任編輯:何海寧 實習生 趙雅 王倩

青島棧橋旁德國占領時期修建的地下排水系統。(東方IC/圖)

青島德占時期建設的排水管網共約80公里。但時至今日,正常使用的只有2.66公里,在整個排水管網占比不足千分之一,服務面積在老城區微乎其微。

福壽溝目前并不完整,其擔負的排水不及贛州總排水量的十分之一。因而,“贛州古城千年不澇,得益于宋代排水系統”這一提法有失偏頗。

“德制排水管的服務面積在市南區老城區微乎其微。”2016年7月12日,青島市城市管理局排水管理處辦公室主任喬全榮對南方周末說。

每年汛期來臨,喬全榮的電話總是響個不停。這些電話中有的是采訪,有的則是表明要來青島參觀學習。與喬全榮遭遇類似的還有萬幼楠,作為江西贛州市文物局研究員,自2010年起,每年5-8月他都要接待很多媒體的采訪。

他們的忙碌源于這兩座城市排澇的種種“神話”。青島、贛州,已儼然成為中國排澇界的“網紅”。前者因德制下水道而聞名網絡,后者則以宋代福壽溝成媒體關注焦點。

2016年夏,南中國暴雨來勢洶洶,城市內澇頻發,城市地下管線的建設窘境再次成為國民熱門話題。南方周末就此聯系了青島、贛州相關政府部門,探究這些特殊的地下管線目前到底作用幾何。而這些所謂“排澇神器”風靡網絡,亦折射出中國諸多城市內澇的尷尬現實。

青島:完全不屬實

幾乎每年中國城市被暴雨擊癱時,網絡上都要把這個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zero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