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是劉曉光的光”

做公益本來就很容易失敗,它是一個不斷試錯不斷糾正的過程。

責任編輯:呂宗恕 實習生 張馨予 鄭韶儀

2017年1月16日晚間,多位大V發微博證實,首創集團原董事長劉曉光因病去世。離他62歲的生日,僅差一個月。

最近幾年,劉曉光一直處于病中。他的最后一次公開亮相是在2016年11月的亞布力論壇會上——在對話90分鐘后,他被緊急送往醫院救治。此后關于他的消息也多于病疾有關,不少企業家曾經前往探望。

昨晚至今,諸多企業家痛悼這位地產界有名的“老大哥”。馮侖說,劉曉光帶給時代的“溫度和痕跡”會永遠存在;楊元慶說,對于中國企業家群體來說,他的離去是一種痛失;潘石屹專門寫下長文《紀念劉曉光》……

被如此多企業家敬重的劉曉光,曾是官員,后來成為國企的職業經理人,帶領首創集團從慘淡經營走到資產總值超千億元。但他生前曾經說過,“我會將阿拉善寫在我的墓志銘上。”

阿拉善SEE生態協會發文悼念他說,“阿拉善是劉曉光的光”。

十多年前,劉曉光等企業家到內蒙古西端的阿拉善盟度假,一望無際的黃沙引起了他的注意,他也因此才知道,北京人嘴里吃的黃土都是從這刮來的。劉曉光在企業界有很多朋友,于是他拉上朋友搞起了環保,成立了阿拉善SEE生態協會。這個NGO十余年來為人稱道的“業績”之一就是把沙漠每年蔓延的速度逼退了近20公里。

2016年7月14日,南方周末刊發了阿拉善SEE第六任會長錢曉華專訪文章。以下為專訪原文。

解決西部地區環境生態問題,不僅需要政府投入,也需要NGO的幫忙。(視覺中國/圖)

(本文首發于2016年7月14日《南方周末》,原標題為《NGO發展起來了,這個社會才會進步》)

做公益本來就很容易失敗,它是一個不斷試錯不斷糾正的過程。

對公益來說,就是要有一個公平的環境,有統一的行事規則。

2016年6月5日,阿拉善SEE生態協會(以下簡稱阿拉善SEE)的一場大型活動上,戴眼鏡的主持人把錢曉華的名字讀成了“邱曉華”。坐在一排地產大佬中間的錢曉華接過了話筒,還沒走到發言席上就對臺下數百名參會者說:“關鍵要姓錢,有錢才能做環保。”

八個月前,錢曉華開始擔任阿拉善SEE第六任會長。不過,和前五任會長劉曉光、王石等相比,錢曉華被外界稱為平民會長,盡管2015年年初他曾卷入在地產界鬧得沸沸揚揚的融綠平臺并購案。

阿拉善SEE會長這個身份增加了他在媒體輿論和公眾視野中的曝光率,他偶有向外界重復著一名地產經理人在眾多地產大佬中競得阿拉善SEE會長的故事。

事實上,作為最早加入阿拉善SEE的企業家之一,錢曉華參與了諸如“一億棵梭梭”等阿拉善SEE所有的知名公益項目。他說,“雖然外界對我們的印象還停留在‘一幫在沙漠里種梭梭的有錢老板&rsquo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zero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