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亂象全國調研 三年食藥改革,為何徘徊岔路

食藥改革進入第三年,有些地方卻弱化了食品安全監管職能。面對多地“三合一”的改革模式,食藥官員抱怨:“地方政府沒有理解改革初衷”。但地方政府卻自訴苦衷。

責任編輯:呂明合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實習生 王倩 趙雅

北京,海淀食藥局甘家所執法人員對銷售的元宵進行檢查,在一些基層食藥部門,這樣的執法由于人員緊張已頗難見。(東方IC/圖)

食藥改革進入第三年,有些地方卻弱化了食品安全監管職能。面對多地“三合一”的改革模式,食藥官員抱怨:“地方政府沒有理解改革初衷”。但地方政府卻自訴苦衷。改革本為樹立食藥管理的“統一權威”,但現在,何為“統一權威”卻各執一詞。

食藥體制改革歷時三年多,國務院食安辦主任、國家食藥總局局長畢井泉,最近卻頻頻提起改革“初心”。

“不忘初心,堅持人民利益至上,牢記政治責任,寓監管于服務之中,努力為人民群眾飲食用藥安全把好關。”2016年7月6日,國家食藥總局官網刊出畢井泉的最新講話,內容引發外部關注。

6月27日、28日,和7月4日、5日,畢井泉兩次帶隊赴河北調研,這正是他調研后的感慨。

早前的6月21日,全國食品藥品監管工作座談會上,畢井泉已罕見地對當下一些地方實行的“三合一”改革公開表達了不同意見,“改革并不是把幾個部門的人‘歸大堆’。”

基層食藥監管體制正重新進入大規模的調研。7月初,國務院食品安全辦會同中央編辦等9個部門組成的調研組,已分赴10個?。ㄗ灾螀^、直轄市),就基層食品藥品監管體制和機構設立情況開展專題調研。

這場本屆機構改革最大,也是最高層面的調研,或與此前全國人大的食品安全執法檢查有關。

2016年4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帶隊分赴10個?。ㄊ校?。他同時委托其他21個省份人大常委會,檢查本行政區域內食品安全法實施情況。

結果令人遺憾——“有些地方弱化了食品安全監管職能。”6月30日,張德江指出。2015年以來,部分市縣將新組建的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與工商、質監、物價等部門合并為“多合一”的市場監管局,出現了上級多頭部署,下級疲于應付,存在不協調等情況。同時,監管機構名稱標識不統一、執法依據不統一、執法程序不統一、法律文書不統一等問題,影響了法律實施的效果。

張德江共提出了九項問題,除了食品行業問題,直指基層監管執法能力薄弱、部門之間配合有待統籌協調等機制問題。

對此,7月2日,畢井泉在回復全國人大常委會咨詢時承認,正在推進的食藥改革,地方落實起來確實有一定難度。由于缺乏機構編制,很多地方就考慮“三合一”“四合一”。導致現在食藥監管能力與實際需要還有差距。

“三合一雖然壯大了隊伍,但削弱了食品藥品專業監管力量。”畢井泉在全國食品藥品監管工作座談會上說,“在食品藥品安全問題高發頻發階段,不具備將食品藥品監管和市場監管進行跨部門綜合執法的條件”。

他承諾,食安辦的9個調研組預計7月上旬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