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睡晚起的人更聰明?
夜貓子里面智商高的人自然要比一般人多。
熬夜中的江蘇揚州大學學生。
(注:本文首發于科學松鼠會)
2016年里約奧運會正式結束,留給你的是熬夜看賽事的熊貓眼嗎?在談到熬夜這個問題的時候,習慣晚睡的人們喜歡把其歸因于“工作”“加班”“復習”等看上去無比正當的事由,似乎熬夜的個個都是學霸和行業模范。晚睡晚起的人真的更聰明嗎?
“知道”(nz_zhidao)跟你談一談作息時間和智力之間的關系。
有人早起早睡,就像百靈鳥一樣勤勞;也有人晚起晚睡,就像貓頭鷹一樣詭異。心理學家很早就注意到了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晝夜節律,但是,他們的智力會因此而不同嗎?
驚天秘密:晚睡晚起的人更聰明?
貓頭鷹跟百靈鳥之間誰更聰明,對這一問題的初步思考需要追溯到1999年的秋天。澳洲悉尼大學心理學家羅伯茨(R. D. Roberts)跟美國空軍研究機構的基羅納(P. C. Kyllonen)合作,招募了400名剛剛訓練6周的新兵。兩名研究者測量了新兵的晝夜節律得分、記憶力、敏捷性,結果發現越是早起早睡的新兵,他們在記憶力和敏捷性方面都要弱于晚起晚睡的同伴。因此,羅伯茨和基羅納認為,晚起晚睡的人更聰明。不過,因為樣本的特殊性,他們的結論能否得到足夠多后續研究的支持,還是一個未知數。
8年后,也就是2007年,來自意大利的研究者發現,在創造思維的所有維度上(流暢性、靈活性、獨創性以及跨越性),貓頭鷹型的人得分都要高于百靈鳥型的人,尤其在獨創性方面兩者之間存在實質差距。該項研究中參與者的年齡從19歲到76歲,具有相當寬廣的年齡跨度。
除此之外,博洛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Bologna)的心理學家法布里(M. Fabbri)領銜的團隊測查了1254名18歲到30歲的大學生,發現貓頭鷹型的人更喜歡使用右腦思考,強調直覺和綜合,而百靈鳥型的人更喜歡使用左腦思考,講究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