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征烙印】劉福:開始時,我以為只是一次迂回作戰

回頭望望,這條路竟走了這么遠,經歷了這么多故事。我也成為這些故事的見證者了。

責任編輯:姚憶江 實習生 齊一茗

(?姚憶江/圖)

回頭望望,這條路竟走了這么遠,經歷了這么多故事。我也成為這些故事的見證者了。

我和九十多個學徒參加長征,最后只剩下我一個

我當上紅軍,雖是偶然,卻也是必然。

那時候,我在江西萬安縣當了5年的學徒。全國農民協會風起云涌,農民協會是中國共產黨在革命和建設過程中發動、組織農民的重要形式。我記得有一次和父親挑著木炭去賣,聽到有兩個人在說農民協會的事情,于是就有了先入為主的印象,認為他們是打土豪、分田地,劫富濟貧的集體。

真正第一次和紅軍打交道是1928年,紅軍住到了我打鐵鋪的店里,我還清晰記得是5、6月份,他們把店里12塊門板全部卸下來,鋪在地上休息。我對軍隊一無所知,說不擔心是不可能的,但等他們離開的時候才發現,這是一支紀律嚴明的軍隊,他們最早的群眾紀律竟然是不拿老百姓的一個紅薯,店里的東西一樣沒少,臨走前不僅裝好了門板,還把地掃干凈了。當時我就想,紅軍是真的好。

紅軍來了以后做了不少好事,打土豪,分田地,我們碗里終于菜比米飯多,還有豬肉、雞肉,在以前那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我端著碗,牙緊咬著不敢吃,紅軍說:“你吃呀,怕什么。”紅軍在萬安組織了各種協會,農民協會、革命協會、婦女協會、土地聯合會,每個人都戴著一個紅帶子,領導們挎一個綬帶,十分有趣。

紅軍時期,鐵一樣的紀律,讓軍民關系極大改善了,紅軍的好口碑就像宣傳口號似的處處相傳,愿意跟著紅軍的人越來越多,隊伍也不斷壯大,時常改編,有時候是主力軍,有時又變成游擊隊,總之部隊番號變換不斷。人數發展迅速。那就是紅軍擴紅的時期了。

有一天,我和學徒一起打馬釘,說不上來哪來的勁,別人一次能打五個,而我一次八個,路過的紅軍看見了,問我:“小鬼,想當紅軍么?”我點點頭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劉小珊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