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征烙印】你所不知道的長征
作為一支窮苦人的隊伍,紅軍的錢是由誰保管?管理財政大權的就是毛澤民,一個繼承著父親毛順生金融基因的銀行行長。
責任編輯:姚憶江 實習生 齊一茗
紅軍使用的步槍和梭標。
多少人參與長征?共有多少支部隊?
1934年10月8日,中革軍委做了一個《野戰軍人員武器供給統計表》,統計出紅軍一、三、五、八、九軍團和軍委縱隊、中央縱隊共計86789人。
“組織上決定要挑選一批身體好、會做群眾工作的婦女干部隨部隊轉移……總數不要超過30人。”1934年9月中旬,中央婦女部部長李堅真接到中央組織局主任李維漢的命令。最終參加長征的女紅軍數千人,包括著名女革命家康克清、鄧穎超、賀子珍、蔡暢等人。長征初期,紅四方面軍有一個婦女獨立師,人數最多時達2500人,獨立師師長為張琴秋。
減員分戰斗傷亡減員和非戰斗減員兩種情況。最慘烈的湘江戰役中,七千多位閩西子弟兵組成的紅34師,為掩護中央縱隊和其他部隊渡過湘江幾乎全部犧牲。非戰斗減員也很嚴重,解放軍出版社1990年出版的《紅軍長征回憶史料》記載,“出發1個月來,教導師沒有參加什么大的戰斗,光是掉隊、傷殘病、被俘等非戰斗減員已達三分之一之多。”
先后開始長征的紅軍部隊共有4支。第一支是中央紅軍(后改稱紅一方面軍),于1934年10月10日由江西的瑞金等地出發到陜西吳起鎮(今吳旗縣),行程是二萬五千里;第二支是紅二十五軍(后編入紅一方面軍),于1934年11月16日從河南羅山何家沖到陜西延川永坪鎮,同陜甘紅軍會師,合編為紅十五軍團,行程近萬里,是最早到達陜北的一支紅軍;第三支是紅四方面軍,于1935年5月初從川、陜蘇區到甘肅會寧,與紅一方面軍會師,行程一萬余里,歷時1年半,曾三過草地;第四支是紅二、紅六軍團(后同紅一方面軍第三十二軍合編為紅二方面軍),于193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小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