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味】作為美食家的我
我絕對可以被稱為美食家。除了小時候與父親吃了許多野味,我從1997年開始,在全世界追逐頂級的餐廳,絕大部分是西餐,晚近是日本料理。
責任編輯:朱又可
我絕對可以被稱為美食家。除了小時候與父親吃了許多野味,我從1997年開始,在全世界追逐頂級的餐廳,絕大部分是西餐,晚近是日本料理。
我花了二十年的時間和很多錢——因為米其林星級都非常昂貴,加上旅費和住宿。哥本哈根的Noma餐廳被選為全世界第一名多年后,來到東京的文華酒店做一個月的pop up(臨時的時尚潮店),我花了兩萬人民幣請客,才拿到一個訂位。
這樣吃了二十年,我可以放言,我是在華文寫作的作家里吃過最多頂級料理的。我還以食物為題材寫過一部長篇小說,叫《鴛鴦春膳》。說到春膳,想到的一定是春天吃的食物,現在春天有筍,那就是春膳咯?不對,我寫的是跟記憶、權力、情色有關的春膳……
我想要引出的第一個重點,就是我用美食來寫小說,其中我有比較大的企圖。我父親好吃,他的工人為了巴結他,給他抓來了很多很多奇怪的東西,比如果子貍和穿山甲,現在都是受保護的動物,可是那個穿山甲真好吃,難怪會被吃得快絕種,在那個年代還不算保護類。
最后,工人抓來了白鷺鷥來吃,那是我小學的時候。工人幫我爸爸起了木炭爐,那其實是真正美食家的炊具,因為大火可以用來炒,小火可以燜。結果他們煮一只鳥煮了一個下午,等我回家的時候,先喝了一口湯,覺得不好喝,吃了肉,又酸又老。我父親就說,這白鷺這么難吃,難怪滿天飛。就是道家說的道理,懷璧其罪的反義,因為不美好,反而得以存活。
1997年左右,我開始請朋友去吃世界各地的米其林餐廳。最開始的理由非??尚?。我寫了一個小說叫作《北港香爐人人插》,我用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b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