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金蓮”,另類的文化符號
金蓮,是施耐庵給男人開的一劑春藥,她成為男人意淫的一個符號;其效果如同現在你一看到波多野結衣的名字,就會想到啪啪啪。
《水滸》劇照
作為約炮界的翹楚人物,如今你網絡搜索“潘金蓮”,搜出的信息都與情色息息相關。不得不說,通過故事演繹,刻畫和沉淀下來的形象,已經成為了一種經久不滅的文化符號。
而這樣的潘金蓮既是幸運的又是不幸的。
“知道”(nz_zhidao)跟你談談“潘金蓮”背后蘊含著什么。
以不近女色著稱的水滸里,只有兩個女的好男女之事。一個潘金蓮,一個潘巧云。施耐庵老爺子在書中,把此二女描繪成了約炮高手。兩人的共同之處,都是先向身邊最親近的小叔子下手,無奈勾引不成,一個轉而跟土豪約炮,一個從了和尚。潘金蓮還在奸夫教唆下,謀殺了親夫,加上網絡作家蘭陵笑笑生在《金瓶梅》進一步刻畫,之后“潘金蓮”名字相比于潘巧云,更成了淫婦、放蕩、不守婦道的代名詞。
二女的行為不僅相通,若再細看,兩個毫無關系的人,居然還是本家——都姓潘。如果只是一個人物,還能以“作者無意為之”來解釋;然而這兩個人性格鮮明,在書中的作用舉足輕重,施耐庵不會大意到重復使用一個姓氏吧?
那么,水滸中僅有的兩大約炮女,都姓潘,就是一個問題了。
你看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