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泄洪預警不及時導致的事故
預警信息能否真正有效、到位,亦帶來迥異的命運。
2016年7月21日,河北邢臺,航拍河北省南和縣南澧河洪水險情。
2016年7月20日凌晨,突如其來的洪水在河北邢臺高新區大賢村內長驅直入,致使多人失蹤或遇難。這一慘劇最初的成因,被指向上游水庫的不當泄洪。
不過7月23日,邢臺市官方微博援引當地水利專家的說法稱,七里河流域洪水的其中一路來自上游東川口水庫的溢流,但東川口水庫是開敞式水庫,泄洪不能控制。另外,據媒體初步調查,大賢村洪水的直接原因并非上游水庫泄洪,而是當地防汛意識不足,河道被堵,堤壩被鏟,橋洞幾乎填滿……正是這些使得它成為沿岸村莊中受災最嚴重的一個。
雖然,我們目前還無法認定邢臺水災的直接原因。但在連續不斷的強降雨之下,上游水庫對河流下游的城市和村莊的帶來的不確定性卻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
人類建立水庫,初衷原本是實現水在時間和空間上的重新分配。尤其是在洪水來臨時,上游水庫被寄予了攔洪削峰、減輕下游防洪壓力的期待。但在汛期來臨時,承受了強降雨壓力的水庫卻好似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Golradir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