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見】公益創投在中國的路才剛剛開始
出于逐利的本性,商業性的風險投資很少會關注那些真正關乎國計民生卻難以有利可圖的領域。捐贈人更傾向于把資金捐給那些成熟的機構和項目,而不愿支持那些可能有效但也有更高風險的創新解決方案。
責任編輯:呂宗恕
出于逐利的本性,商業性的風險投資很少會關注那些真正關乎國計民生卻難以有利可圖的領域。捐贈人更傾向于把資金捐給那些成熟的機構和項目,而不愿支持那些可能有效但也有更高風險的創新解決方案。
“公益創投”——公益領域的創業投資,是破解這一困局的良方。在知識經濟時代,很多富人在年紀輕輕時便已經積累了大量財富。他們參與慈善的方式與前輩們不同,更流行在生前便捐出財富或者成立基金會,并積極參與到捐贈的使用過程中,關注最后取得的實際成果。這些新型的“風險慈善家”和公益基金會將風險投資的精神和理念運用在了社會領域,將自己的參與視為一種社會投資行為。
和風險投資類似,公益創投對創新有更深刻的理解,對失敗也更加寬容,因而可以鼓勵社會創業者們積極探索更為有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小珊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