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人人都有私人醫生
古巴的醫療體制被聯合國和世界銀行譽為發展中國家的楷模,成本低、效益高——古巴的人均醫療成本只是美國的5%,但預期壽命、兒童死亡率等衛生健康指數卻比美國好。預期壽命、兒童死亡率本是和國家的經濟水平相關,古巴的經濟比美國差得多,但它卻在衛生健康水平方面超過了美國這個世界上經濟最發達的國家。古巴是怎么做到如此的低成本、高效益呢?
責任編輯:聶寒非
由于大力培養醫生,古巴成為世界上人均醫生數量最多的國家,2010年每千人擁有的醫生數量,古巴是6.7名,美國是2.4名。豐富的醫務人力資源使古巴可以“出口醫療”。圖為位于河內的古巴援建的“越南古巴醫院”。
近日,中國衛計委印發了《關于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指導意見》,提出要在2020年基本實現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制度的全覆蓋??吹?ldquo;家庭醫生全覆蓋”,筆者立刻想到古巴的家庭醫生制度,幾年前筆者和美國醫務工作者一起去古巴考察過,對那里的以家庭醫生為核心的初級衛生保健網印象深刻。
古巴的醫療體制被聯合國和世界銀行譽為發展中國家的楷模,成本低、效益高——古巴的人均醫療成本只是美國的5%,但預期壽命、兒童死亡率等衛生健康指數卻比美國好。例如,在2010年左右,人均醫療支出美國是7960美元,古巴只是430美元;預期壽命美國是78歲,古巴是79歲;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每千名),美國是8名,古巴是6名。
預期壽命、兒童死亡率本是和國家的經濟水平相關,古巴的經濟比美國差得多,但它卻在衛生健康水平方面超過了美國這個世界上經濟最發達的國家。古巴是怎么做到如此的低成本、高效益呢?
家庭醫生全覆蓋
每名家庭醫生負責約150個家庭,診所直接設在居民社區里,醫生的家就在診所的樓上或附近,這種設置既方便就醫和出診,也使醫患之間建立起熟人關系,讓家庭醫生可以對病人有全方位的了解。
在古巴,家庭醫生診所隨處可見,在哈瓦那的一所老舊房屋的二樓、在鄉村中的一所小房子里,筆者都看到了家庭醫生的診所。當然,這是古巴朋友指給筆者看才知道的,否則根本不會想到這些簡陋的地方是家庭醫生診所。
古巴的家庭醫生診所一般只有一個房間,里面有一名全科醫生,還有一兩個護士。這些診所蛛網般密布全國社區——根據古巴醫療體制的安排,每名家庭醫生負責約150個家庭(涵蓋的家庭成員約800人),診所直接設在居民社區里,醫生的家就在診所的樓上或附近,醫生和病人都是近鄰。這種設置既方便就醫和出診,也使醫患之間建立起熟人關系,讓家庭醫生可以對病人有全方位的了解,使醫生熟悉病人的家庭狀況、社區環境、生活習慣、心理特點。
“全方位”是古巴醫療體制中的一個重要觀念,強調醫療不應該只針對一個器官,甚至也不是一個孤立的人,而是要考慮全方位的因素,特別是家庭、社區、周邊環境,這樣才能產生更好的醫療保健效果。而且,家庭和社區也是可以利用的無形資源,調動起來可以幫助患者的治療和康復。
家庭醫生一般上午在診所看病,下午到病人家里走訪出診。走訪的重點是有潛在健康危險的群體,譬如孕婦、幼兒、老人、慢性病患者、傷病康復期的病人等等。家庭醫生幫助他們做康復和保健活動,為他們檢查身體,向他們介紹醫療保健知識。很多時候家庭醫生還會陪同病情復雜的人去醫院看病,以便能更好地與其他醫生溝通,掌握病情,幫助病人的后續治療和康復。聽到古巴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Golrad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