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死的“股市不死鳥”

A股市場中長期存在的“退市難”現象,其根源正在于行政審批模式下,A股市場中一直存在“上市難”問題,因此帶來“殼資源”估值扭曲現象。

責任編輯:顧策

自1998年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制度以來,A股市場中累計出現六百多次退市風險警示(被標注為ST或*ST),其中148家公司被暫停上市,但最終退市的僅44家。(視覺中國/圖)

A股市場中長期存在的“退市難”現象,其根源正在于行政審批模式下,A股市場中一直存在“上市難”問題,因此帶來“殼資源”估值扭曲現象。

如果類似退市博元和*欣泰的強制退市模式能夠成為市場中的“常態”,制度性退市機制也將成為重建A股市場新秩序的關鍵制度基礎。

“刻舟求劍”的賭徒

2016年7月22日晚,深圳證券交易所(下簡稱深交所)以問答形式對即將退市的*欣泰再度發出交易風險提示。

*欣泰是中國證券市場中“第一家因欺詐發行被退市”和“創業板第一家終止上市”的上市公司。早在2015年7月14日,其便因欺詐發行及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并于2016年7月8日收到中國證監會行政處罰決定書和市場禁入決定書。

7月12日,停牌已達一年之久的*欣泰,進入退市前的30個復牌交易日,隨即引來了一波投機式的炒作博弈。

據深交所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在7月12日復牌后*欣泰連續9個交易日跌停,累計跌幅高達61.24%,而在此期間6700多名散戶先后買入1620多萬股,頭三個半交易日買入金額便高達1.2億元。而這些在復牌后沖入的炒作資金中,至22日仍有高達96.67%的賬戶未能在連續跌停板中得以賣出“逃生”。不過到了7月27日,*欣泰早盤打開跌停,迅速拉至漲停,日內振幅達20.13%。

對此有機構人士分析,以散戶為主的資金之所以敢在停牌前夕“接盤”,主要基于兩個原因:一是賭*欣泰會像此前中止上市的退市博元一樣股價短暫上沖;二是賭公司退市后在新三板市場炒作上漲。

“博傻”者們的信心并非毫無理由:在2016年3月底進入退市整理期的退市博元,其后在4月6日至19日累計漲幅近20%;而在2014年4月退市的退市長油,不但在退市整理期間打開跌停板,而且一年后在新三板退市板塊恢復交易時,創下了連續33個交易日漲停的股市奇觀。

*欣泰的前景卻并不樂觀。在7月22日的風險警示中,深交所再次強調,“*欣泰”在暫停上市后無法恢復上市,在終止上市后無法重新上市,即“一退到底”,退市進程已經確定。并明確提示,在復牌交易階段買入股票的投資者,其投資損失將無法得到公司保薦機構興業證券先行賠付方案的賠償——在此之前,興業證券已根據相關法規,出資5.5億元成立賠償基金,擬對造假上市期間買入股票并虧損的投資者予以先行賠償。

此前上市公司亦已發布公告,表示因公司“經營緊張”,無法履行回購上市公司股票的承諾。這意味著復牌后買入的投資者們,除了面對未來*欣泰股價“歸零”的現實外,只能期待著未來的新三板掛牌交易。而據上市公司公告內容顯示,未來公司能否持續經營還是未定之數。

實際上,在這波飛蛾撲火式的散戶投資者“博傻”之前,已經有機構折戟沉沙的先例:在今年3月至4月期間,以22個信托賬戶耗資2.3億元重倉買入*欣泰股票的明星私募機構創世翔,其投資總監曾公開表示證券市場中“沒有單單因為信披違規而退市的先例”,并以此推斷*欣泰“退市風險不大”。

在此輪復牌后的連續跌停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zero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